• 砂土地基基坑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卢丙玉
    摘要:针对砂土压缩性大、土粒黏聚性低、天然含水率高、各向异性的物理力学特征问题,开展砂土基坑开挖变形监测研究,提出监测点布设应遵循的实用性、独立性和重点突出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具体的监测方法。通过对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安置区项目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对期间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及数据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展示了基坑开挖各阶段的变形特征,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调整提供数据支撑,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 溶洞地区基桩冲击钻孔施工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作者:周健
    摘要:在岩溶和采空区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提前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出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应急预案,能在发生事故后可以迅速地进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保证施工安全。另外在突发情况下,提前的预防加上及时的处理措施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主要结合清西大桥工程(广清和清连高速连接线工程)预留 H 匝道桥钻孔灌注桩施工经验对施工过程中采用过的工艺和采取的部分措施进行总结。

  • 古徽州地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以黄山市歙县阳产村为例
    作者:张浩
    摘要:传统生土民居是古徽州地域建筑类型的特殊分支,其空间形态特征与传统徽派建筑大相径庭。民居的生土材料是影响其空间特征的重要因素,建筑空间也具有明显的地域适应性。本研究以黄山市歙县阳产村生土民居为例,从村落选址与布局、民居平面形态、建筑立面、结构特征与构造做法等方面开展对古徽州地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的总结归纳,以期为古徽州地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研究与其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 全风化凝灰岩隧道单向贯通及洞口边坡稳定研究
    作者:叶秀城,贺喜军,刘春龙
    摘要:浙南地区山体残坡积及全风化凝灰岩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地表植被发育且降雨量充沛的区域,隧道进出洞口岩土体自稳能力极差,隧道坍塌、涌水、沉陷等问题严重,针对该类问题如何选取更为安全、经济的施工技术方案,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以浙江省平阳县宝山隧道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洞口处单向贯通及抗滑桩+挡板加固洞口边坡施工技术,施工结果表明:在隧道全长III级围岩段较短,且V级围岩全风化和残坡积段较长的条件下,采用洞口处单向贯通出洞方案施工安全、经济和环保效果较好;全风化凝灰岩洞口自稳能力极差,采用抗滑桩+挡板加固洞口路基边坡,以及优化施工组织,极大地提高了边坡稳定性,为浙南地区山体类似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及洞口边坡加护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 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用地保障研究
    作者:何道旬
    摘要: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公路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地规模及保障措施对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重庆市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现状,结合节地措施借鉴、用地增效利用分析以及用地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了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用地保障策略,并提出优化建议,为相关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 南露天煤矿开采边坡及外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作者:郝晨亮,葛俊俊
    摘要:通过对新疆准东大井矿区露天煤矿开采的详细调查和研究,明确了南露天煤矿开采形成边坡弱层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并确定了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现利用FLAC3D软件对现状边坡进行了稳定性模拟研究,并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矿区滑坡灾害的发育程度较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良好。但随着未来开采深度的增加和边坡的进一步开挖,露天采场西帮边坡可能存在滑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监测与防治措施,以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地质环境的稳定。

  • 抽水蓄能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作者:马紫晨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抽水蓄能电站作为高效的储能调节手段,在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系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周期长、工程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涉及高边坡开挖、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高压水工隧洞掘进等高风险作业,安全事故频发。本文围绕抽水蓄能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问题,通过识别抽水蓄能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运用Vague集理论对初步风险因素清单进行定量筛选,最终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清单。最后,并提出针对性的施工安全管控措施。

  •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变形控制与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作者:郑尚洁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因其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及技术复杂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构成严峻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变形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特性、荷载作用、施工工艺及环境因素,并提出了基于预变形模拟、实时监测反馈、施工工艺优化的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结合上海中心大厦、深圳京基金融中心等重大工程案例,验证了变形控制技术与高空作业安全、安装精度管理、施工组织优化及先进装备集成的协同效应。研究表明,集成化技术体系可缩短施工周期18%,降低安全事故率64%,主体结构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9.2%。未来需加强多学科融合研究,推动数字孪生平台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完善行业标准规范。

  • 工业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作者:周子毅
    摘要: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不同,工业建筑的给排水系统需要符合生产需求,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稳定性。部分建筑为满足持续稳定生产需求,在市政给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满足临时供水需求的备用系统,在工业建筑当中给水系统以及给水备用系统之间必须实现流程的切换。对工业建筑而言,消防系统同样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的消防系统重点是能够满足规模较大的火灾扑灭需求,且工业建筑的消防系统必须维持高度稳定。以某工业区为案例,本次研究就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设计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

  • 煤矿采矿工程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作者:黄稳乖
    摘要:当前,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矿工程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提高煤炭开采效率、保障煤炭资源可持续供应的核心要素。先进的采矿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煤炭产量,还能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煤炭开采成本,增强我国煤炭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就煤矿采矿工程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 << 12345678 >>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