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位里庄车辆段桩基础工程实施了3轮破坏性试桩,经过对设计参数、施工工艺以及检测数据的多轮分析,最终确定问题的成因是由于湿成孔法,对黄河古河道的粉质黏土塑性有较大影响,施工扰动后的桩端、桩侧土摩阻力无法恢复到原状态,通过采用桩端、桩侧后注浆的工艺顺利解决了在粉质黏土层中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实测承载力低于设计预估值的问题,对后续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位里庄车辆段桩基础工程实施了3轮破坏性试桩,经过对设计参数、施工工艺以及检测数据的多轮分析,最终确定问题的成因是由于湿成孔法,对黄河古河道的粉质黏土塑性有较大影响,施工扰动后的桩端、桩侧土摩阻力无法恢复到原状态,通过采用桩端、桩侧后注浆的工艺顺利解决了在粉质黏土层中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实测承载力低于设计预估值的问题,对后续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粉质黏土;旋挖桩;承载力;后注浆
来源:《城市建设》 - 202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