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景观规划中可持续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东彦
    摘要:乡村景观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可持续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文化遗产的消失,还包括景观功能的单一化。本文对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多功能融合的优化对策。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实施多功能融合的综合性规划,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景观的可持续性。

  •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及生产工艺的改善措施
    作者:蔡华卿
    摘要:本文聚焦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现存问题,以沟槽开挖回填及管材标准质量为切入点,剖析传统施工模式缺陷,系统阐述创新改进措施,涵盖技术工艺革新、材料优化选用、质量管控强化等维度,深度融合环保节能理念,经理论论证与实践检验,其方案切实可行,成效显著,具推广价值,有力推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进步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 AI技术在建筑幕墙行业的应用研究和展望
    作者:吕冰锋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建筑幕墙行业的应用逐渐广泛。本文从AI技术在建筑幕墙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的应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对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建筑幕墙行业的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在建筑幕墙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 洪水期浮标测流手段的研究
    作者:张娅琪 安欣欣
    摘要:浮标测流是中游测区在暴涨暴落、杂草较多河流测验中的主要方法,是大洪水及以上等级洪水时期流量测验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传统浮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夜明浮标装置以最简单易得的LED灯串为动力原理,由特制的空心橙黄圆球及三个为吻合球体特制的塑料空瓶组成,利用浮力在夜间浮标作业中发挥作用,其装置透过一定程度的折射光照更为集中且耀眼,使用寿命长,具有节能、低耗的优点,同时性能稳定,结构合理简单,易于操作制作。

  • 新型抗水强基环保材料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叶丽宏 厉帅康,屈琳娟
    摘要:本文基于新型抗水强基环保材料在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无废城市”建设,成功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中的建筑相关领域推广应用。通过对试验段芯样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固化效果良好,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同时,对该材料进行了效益分析,研究发现该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 碳中和视角下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实践探索
    作者:付晴,贾宏观
    摘要:在“碳中和”背景下,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如何指引建设绿色、低碳、健康、高效的街道网络是当前规划编制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近年来十分重视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目前北京、上海、成都等重要城市已经构建了多尺度的城市类设计导则。文章对《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进行分析,重点从机动车出行空间、公共交通空间、慢性交通空间三个方面总结设计要素,并选取无棣县中心城区为实践对象,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设计方法。

  • 进度管理在大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作者:杨波
    摘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大型建筑工程数量增多其施工面临诸多挑战。本文聚焦进度管理在大型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了进度管理对大型建筑工程工期控制的重要性,深入分析确保按时交付、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应对复杂流程等方面内容。随后探讨基于 BIM 技术的智能进度管理、精益建造管理方法、施工组织优化与资源动态调配以及进度风险预测与应对等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对指导大型建筑工程实践、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保障工程按时交付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 建筑工程劲性混凝土梁柱结构节点施工技术
    作者:余胜利 王斐 刘义康
    摘要:建筑工程梁柱节点施工复杂、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难度大,容易引起建筑结构稳定问题。基于此,依据建筑工程项目案例,通过梁柱节点施工设计参数确定,从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多方面,详细解析劲性混凝土梁柱结构节点施工关键基础。采用优化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过程,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确保节点结构整体性、承载力符合工况标准。

  • 路面延性应力吸收贴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刘丰永 叶秀城 周传武,刘春龙
    摘要:在软土地区道路改扩建或路面大中修中,为防止产生反射裂缝,通常铺设1cm左右厚度的高粘、高弹、高抗变形的应力吸收层,但在铺设应力吸收层过程中,存在撒布沥青或碎石量不均匀,从而导致在面层和下卧层间形成不稳定夹层,同时存在面层过厚和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常常给道路养护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本文依托S218安龙线(老S230青岱线)路基路面养护工程,利用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代替应力吸收层进行路面“白改黑”,通过分析应力吸收层和应力吸收贴工作原理,对软土地区道路改扩建或路面大中修应用应力吸收贴施工工艺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 << 1234567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