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输管道在大中型河流穿越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梁鹏 郝阳 张祥
    摘要:近年来,天然气资源开发进程不断加快,天然气资源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逐渐取代传统能源原本的位置,是现代能源战略的实际要求。但由于天然气资源较为特殊,一般是利用输气管道进行传输,并且在传输天然气资源时通常需要进行跨区域传输,致使在输气管道工程实施中不可避免进行穿越施工。良好的穿越施工能够降低工程施工风险,加强输气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以某工程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大中型河流穿越施工要点,旨在提高工程开挖施工的安全性。

  • 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资源约束机制创新研究——以山东东阿县为例
    作者:张在涛,房晓捷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有效的自然资源约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东阿县为例,研究发现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自然资源约束机制存在规划约束效力弱化、资源管控力度不足、要素配置效率偏低和协同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通过构建“一张图”管控系统、完善数字化监管平台、创新市场化配置机制及建立区域协同体系等创新途径,可有效增强约束效力、提升管控能力、优化要素配置、健全协同机制,为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机制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 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建造技术运用分析
    作者:杨静 吴继波 韦曙强
    摘要:工程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效果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本文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探讨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期间,结合实际的工程管理案例,选择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建造技术,分析技术应用要点与作用价值,希望能够为推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 既有地铁结构上方新建道路路基设计方案研究
    作者:李健文
    摘要:针对地上交通与地铁结构协同建设存在的既有地铁变形、路基沉降较大等问题,以某新建道路项目为例,系统性分析既有地铁结构上方新建道路地质条件,提出软基处理设计、轻质材料选择、路基结构设计的方案,并采取Midas GTSNX软件模拟分析验证方案有效性。结果表明,立足实际工程采取恰当轻质材料与路基结构,路基弯沉均值112.5—117(0.01mm),面层弯沉均值113.5—116(0.01mm),抵抗荷载变形与稳定性良好;路基沉降在-28.15—-30.34mm范围内,中间沉降较小,左右两侧沉降较大,满足工程要求。

  • 某社区文化中心建筑结构设计
    作者:戴雨辰
    摘要:某社区文化中心为多层框架结构,平面立面较为复杂,存在跃层、楼板不连续、局部穿层柱等情况,属于抗震较为不规则建筑。结构设计在整体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对特殊部位进行细化分析,并对关键部位和构件采取了加强措施,以保证结构的性能设计要求。

  • 低应变检测法在桩基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薄天航
    摘要:低应变检测法作为一种高效、无损的桩基完整性检测手段,其主要是通过分析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与反射规律快速识别桩基缺陷。本文系统分析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以及相关技术要点,并结合时域与频域特征曲线对完整桩和缺陷桩的波形差异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总结。与此同时,文章还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低应变检测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经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桩基检测效率与准确性,为桩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 高铁桥梁下穿工程监测方法应用研究
    作者:陈奇栋
    摘要:伴随高铁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关涉铁项目愈发增多,涉铁项目由于其涉及铁路安全及建设工程主体安全,监测尤为重要,且由于高铁的安全等级更高,对监测往往有更高的要求。监测等级、监测频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对比常规的监测均有明确且更高的要求,并且出台了临近施工的监测规范。本文以某高铁桥梁下穿工程为例,讨论如何选用既经济又高效的监测方法达到安全监测的目的,对比分析其效果,展望未来涉铁监测的发展方向。

  • 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赵华
    摘要:本文围绕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水泥混凝土的施工特点、优势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策略,反映了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效益。

  • 城乡建设用地管理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
    作者:黄俊淋
    摘要:以富川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城乡建设用地管理现状及空间布局特征,探索建设用地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研究揭示区域建设用地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用地结构失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规划体系整合、空间管控策略、用地布局优化等方面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差异化管控机制,优化用地结构布局等措施,构建了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空间管理体系。研究成果不仅为类似县域建设用地管理提供借鉴,也为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 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适老化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陈志祥
    摘要:在城市更新和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除了要贴合城市发展的脉络,还要满足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通过合理的适老化设计,提高老旧小区改造的质量和整体效益。老旧小区改造适老化设计旨在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在提高老年生活幸福指数的基础上,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为了保证小区改造适老化设计的实际效果,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适老化设计策略,以便为今后的小区改造适老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 1... << 891011121314151617 >> 28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