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商飞 苏雷
    摘要: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为着眼点,深入分析了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质量形成的动态阶段性和质量标准的严格统一性等属性,并指出了目前施工领域中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物资和设备管理混乱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制度执行、加强人员培训,增强质量意识和技能以及严格管理材料和设备等措施、保证质量源头等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其目的在于为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建筑行业质量水平稳定提高。

  • 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王芳
    摘要:为解决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堤防护岸施工作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与挑战,现以某堤防护岸工程为例,分别基于土方作业、脚槽施工、坡面垫层作业、护岸封边、土工布铺设、抛石作业以及生态护坡施工等环节针对案例项目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流程进行了阐述,同时介绍了堤防护岸工程的具体质量保障措施,旨在提升水利工程当中堤防护岸项目的综合施工质量与现场作业水平,切实改善堤防护岸的使用寿命,提升其在防洪抗涝与排险等领域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 钢结构冷库工程保温隔热施工技术
    作者:潘浩
    摘要:为解决既往钢结构冷库工程中存在的保温效果差、热量损失高的实际情况,文章将结合案例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某地区钢结构冷库工程为研究对象,详细说明案例项目中保温隔热施工技术的关键方案,包括明确保温隔热层结构、做好现场准备工作、落实保温系统工艺等,同时对现场施工中的冷桥处理问题展开详细研究。根据案例项目的现场施工经验可知,本次钢结构冷库工程中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施工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相关技术的经济效益良好,因此值得推广。

  • 公路工程项目监理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研究——以上海市某公路工程项目为例
    作者:陈小强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套公路工程项目监理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专家评分对某公路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在风险应对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方面表现较好,但在风险管理组织与制度方面存在不足。本文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公路工程项目监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 隔一层拆一层施工法在某商务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
    作者:黄冬
    摘要:某综合体项目用“隔一层拆一层施工法”应对复杂拆固难题,此项目借助错层交互的方式,每层拆除之后迅速开展加固工作,维持结构的稳固情形,施工方法含有临时支撑系统的合理架设,精细化施工顺序的编排,以及多种加固技术同步予以实施,项目采用了绳锯切割、盘锯切割等精密装置,同时采用了粘钢、碳纤维加固等前沿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安全保障。凭借合理的资源统筹与施工工艺提升,保证施工进度顺畅推进以及工程质量达标,该施工法在复杂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十分显著,能切实缩短施工工期,缩减安全隐患,且改善了项目的施工效率,伴随技术的持续进步,类似施工方法将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 水利水库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杜恩燕
    摘要:水利水库在农业与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水工建筑安全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消除水库坝基渗漏等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内容。为满足上述要求,文章将以某水利水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并以该项目中的帷幕灌浆技术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关键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案。通过对施工后水利水库工程的性能监测结果分析,发现上述施工工艺具有降低水库透水率的效果,提示相关工艺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值得推广。

  • 基于现代风格调整的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优化研究——以翡翠公馆东区项目为例
    作者:管秀青 时建美
    摘要:研究以青州市翡翠公馆东区项目为案例,聚焦现代风格下的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优化。研究采用“在地性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形态重构与功能迭代。建筑采用三段式立面设计,运用仿夯土真石漆与阳极氧化铝板,实现美学与节能性能的双重提升。空间布局优化后,户均面积增至234m2。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流,绿地率35%,配备智能景观设施与适老化设计,打造生态宜居社区。研究结果为现代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提供了实践参考与理论支持。

  • 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管理分析技术总结——以高升时代广场(冠铭商业中心)项目为例
    作者:夏昌萍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十三五” 规划期间有了新的发展和质的飞跃。建筑行业进一步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建筑的原有基本形态被打破,逐渐形成现有的经济相融合发展模式,使得中国经济与建筑发展进行一次完美的融合式发展及推进。

  • 耦合城市视角下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研究
    作者:李燕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存量空间更新利用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历史地段的保护更至关重要起到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现实工作中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相比于其他区域实施难度更大,需要面临历史格局保护和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的双重要求,在此前提下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实施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重中之重。为积极推进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工作,本文将站在耦合城市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工作的可行措施,旨在确保挖掘街区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给今后的历史地段更新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 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控制技术运用分析
    作者:陈宇浩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中运用隔震控制技术,是优化建筑结构抗震性功能的重要保障。本文具体围绕抑制结构变形与节省建设成本的技术目的确定技术要点,强调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运用隔震控制技术时,应高度重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并采用建立有限元模型、优选隔震技术类型、明确隔震层参数、优化隔震结构位置方法,制定可行性抗震设计方案,使建筑结构拥有良好性能的同时,也能延长使用年限,进一步增强建筑物在地震灾害场景内的抵御能力。

  • 1... << 13141516171819202122 >> 28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