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18年 1月上
P. 14

时政












                     境保护法等法律及相关规定。                              乡建设、水利、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展索赔工作
                                                                的职责分工。建立对生态环境损害索赔行为的监督
                     四、工作内容                                     机制,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或机构的负
                                                                责人、工作人员在索赔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
                         (一)明确赔偿范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                  守、徇私舞弊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
                     括清除污染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                    移送司法机关。
                     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要求提起生态环
                     成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等                     境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
                     合理费用。各地区可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进                     应当及时研究处理和答复。
                     展情况和需要,提出细化赔偿范围的建议。鼓励各                        (四)开展赔偿磋商。经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损
                     地区开展环境健康损害赔偿探索性研究与实践。                      害需要修复或赔偿的,赔偿权利人根据生态环境损
                         (二)确定赔偿义务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                  害鉴定评估报告,就损害事实和程度、修复启动时间
                     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                     和期限、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期限等具体问题与
                     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现行民事法律和资源环                     赔偿义务人进行磋商,统筹考虑修复方案技术可行
                     境保护法律有相关免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性、成本效益最优化、赔偿义务人赔偿能力、第三方
                     责任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各地区可根据需要                     治理可行性等情况,达成赔偿协议。对经磋商达成
                     扩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范围,提出相关立法                     的赔偿协议,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申请
                     建议。                                        司法确认。经司法确认的赔偿协议,赔偿义务人不履
                         (三)明确赔偿权利人。国务院授权省级、市地                  行或不完全履行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
                     级政府(包括直辖市所辖的区县级政府,下同)作为                    机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磋商未达成一致
                     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省域内跨                     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提
                     市地的生态环境损害,由省级政府管辖;其他工作范                    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围划分由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省级、                       (五)完善赔偿诉讼规则。各地人民法院要按
                     市地级政府可指定相关部门或机构负责生态环境损                     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托现有资源,由环境资源审判庭
                     害赔偿具体工作。省级、市地级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                    或指定专门法庭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案件;
                     或机构均有权提起诉讼。跨省域的生态环境损害,                     根据赔偿义务人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
                     由生态环境损害地的相关省级政府协商开展生态环                     期赔付,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
                     境损害赔偿工作。                                      各地人民法院要研究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
                         在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区,受                   要的诉前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执行监督等制度;可
                     委托的省级政府可指定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                     根据试行情况,提出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
                     资产所有者职责的部门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                     立法和制定司法解释建议。鼓励法定的机关和符合
                     工作;国务院直接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                     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权的,由受委托代行该所有权的部门作为赔偿权利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之间衔
                     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接等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商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制定生态环境                  况制定指导意见予以明确。
                     损害索赔启动条件、鉴定评估机构选定程序、信息                        (六)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
                     公开等工作规定,明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                    监督。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对磋商或




                                                                                                          13
                                                                                                   2018.01.05
                                                                                                   WWW.ZGCSJS.ORG.CN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