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19年 7月刊
P. 17

时政








                     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                    (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
                     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                    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
                     建设。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                   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完
                     食品、制造、手工业和绿色建筑建材等乡土产业。充                    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搭建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和产
                     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                     品营销等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
                     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工业                   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负责)
                     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十一)推进镇域产业聚集。发挥镇(乡)上连
                         (六)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支持粮食主产                   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镇
                     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                     (乡)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支持农产品加工流
                     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强县。鼓励农民合作                     通企业重心下沉,向有条件的镇(乡)和物流节点集
                     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一批专业村                     中。引导特色小镇立足产业基础,加快要素聚集和业
                     镇。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                    态创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国家发展
                     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                    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负责)
                     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                       (十二)促进镇村联动发展。引导农业企业与农
                     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邮政局等负责)                       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等,实
                         (七)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                  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支持镇(乡)发展
                     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                    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农工贸专业
                     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                    村。(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负责)
                     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                       (十三)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持续加大资
                     农业示范县。(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                    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巩固和扩大产业扶贫成
                     生健康委、国家林草局等负责)                             果。支持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
                         (八)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供销、邮政、                  区开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
                     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                     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
                     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                    联结机制。引导大型加工流通、采购销售、投融资企
                     服务业。改造农村传统小商业、小门店、小集市等,                    业与贫困地区对接,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产品销售。
                     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                    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
                     务业。(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                   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
                     部、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等负责)                         进入大市场。(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
                         (九)发展乡村信息产业。深入推进“互联网+”                 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等负责)
                     现代农业,加快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
                     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                     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
                     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                   合力
                     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农
                     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                       (十四)培育多元融合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
                     国家邮政局等负责)                                  头企业发展,引导其向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
                                                                势区集聚。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
                                                                社规范提升行动。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
                     三、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
                                                                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
                         (十)强化县域统筹。在县域内统筹考虑城乡产                  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
                     业发展,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形成县城、中心镇                    高、辐射带动力强、多种主体参与的融合模式,实现



                                                                                                          15
                                                                                                   2019.07.20
                                                                                                   WWW.ZGCSJS.ORG.CN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