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18年 2月
P. 13
时政
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深入推进农业供 评价标准,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 效益好的农业创新型企业。以“星创天地”为载体,
收、农村增绿为主攻方向,统筹示范区建设布局,充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大学
分发挥创新高地优势,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着力打造 生、返乡农民工、留学归国人员、科技特派员等成为
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农业创业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
革的试验区。 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
(二)基本原则。 (二)做强主导产业。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的定
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以企业 位,加大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着力提升主
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 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
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通 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过试验示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为 攻关,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新业态、
农业农村发展服务,走质量兴农之路。 新模式,增强示范区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强化“农
深化体制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科技体 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提高农业产业竞
制机制改革力度,打造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争力,推动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
进一步整合科研力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 (三)集聚科教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
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结合,完善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新农村发
突出问题导向。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主动适应当 展研究院、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
前农产品供需形势变化,针对制约区域发展的突出 平台,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向
问题,围绕农业生产经营需求,加强科研创新,强化 示范区集聚。健全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技
协同攻关,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增强农业可持 推广服务方式,探索研发与应用无缝对接的有效办
续发展能力。 法,支持科技成果在示范区内转化、应用和示范。
推动融合发展。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推进农村 (四)培训职业农民。加大培训投入,整合培训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溢出效应,提升农业 资源,增强培训能力,创新培训机制,建设具有区域
技术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一 特点的农民培训基地,提升农民职业技能,优化农业
体化建设,辐射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 从业者结构。鼓励院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专业化
村美、农民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布局建设一批国家 农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 (五)促进融合共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探索农业创 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农民分
新驱动发展路径,显著提高示范区土地产出率、劳动 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生产率和绿色发展水平。坚持一区一主题,依靠科技 增强农民的获得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区域协
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 同创新,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打造新型“科技+产业+
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活”社区,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六)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展
循环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打造水体
洁净、空气清新、土壤安全的绿色环境。加大生态环
二、重点任务
境保护力度,提高垃圾和污水处理率,正确处理农
(一)培育创新主体。研究制定农业创新型企业 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
11
2018.02.25
WWW.ZGCSJ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