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生活 >

浙江庆元:做活水文章 绘就“幸福河湖”惠民新画卷

2024年12月04日 10:12:34

新闻中心 吴春平 通讯员 郭新忆

立冬后天气虽已变冷,但每天漫步松源溪畔的人却不见减少。一江碧水穿城而过,两岸树木生机勃勃,滨水公园、骑行绿道、文博场馆接连完工……如今的松源溪,一改往日杂草丛生、乱石堆砌的形象,摇身成为了浙江庆元水文化的新地标。

庆元河湖众多,水面覆盖率达1.32%,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浙江省第一,出境断面水质连续21年100%达标,素有“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美誉。

近年来,庆元县秉持着幸福河湖建设的理念,植根生态、立足民生,着力推动松源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十三五”以来,已投入40亿元实施了松源溪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创成松源溪等6条省级美丽河湖,张村等20个水美乡村,清凉亭等5个市级水利风景区。依托美丽河湖创建等,基本形成了月山看古村廊桥、安隆赏荷摸鱼、贤良泼水垂钓、张村漂流吃西瓜等特色景点,有力地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治水惠民“幸福水”

如何在浙西南山水小城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让居民共享“幸福”之果?庆元县以松源溪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交出了“幸福河湖”建设的精彩答卷。

傍晚的香菇小镇,晚风习习、绿道灯火通明,公园里的桂花暗香阵阵,水中的溪鱼欢快畅游,人们三五成群,或在绿道之上消食漫步,或于凉亭之中吹拉弹唱,呈现出一派惬意祥和之景象。

原来的香菇小镇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由于缺乏合理规划,缺失公共水域休闲空间,一直是五都片区居民的“心头病”。多数村民表示:“平常我们想散步就只能沿着公路走,但路上车流量大、车速又快,安全始终是个问题。”

幸福河湖建设,“居民幸福”是本质。

“为了改变片区居民‘散步难、休闲难’的问题,2021年,庆元依托松源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八一至岙后大桥段滨水绿道。”县河湖库塘管理中心主任吴木红介绍,“通过河道整治、堤防生态修复、铺设慢行系统、绿化亮化等措施,打造集健身、休闲、观赏于一体的立体滨水空间,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如今,八一至岙后段绿道上即便入夜后也“人气十足”,桥下篮球场人气爆棚,附近的夜市人头攒动,“饭后走一走”已然成为了周边居民的每日标配。

兴水富民“发展水”

水经济发展好不好,关键看生态。

今年7月,一场泼水大战在贤良镇夹金桥下火热开场。一个脸盆、一把水枪,简单的道具泼出了这个山区乡镇十年亲水活动纷至沓来的人气。

“贤良素以水美闻名,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亲水堰坝、河道改造提升后,游客更多了,我的民宿这段时间天天都爆满,有的游客提前一个月打电话找我预定房间呢!”贤良镇御竹居民宿老板表示。

同护一江水,共享生态利。西演自然村靠着水上运动出了圈。作为松源溪西演村段的村级河长,吴义金每天都会巡查辖区内河道两侧有无垃圾、水质是否正常等。“水质基础好,后续管护也很重要,县里给我们建了那么美的滨水景观,只有建好、管好、用好,才能引来更多游客和运动员!”

自2016年起,庆元已累计举办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等体育赛事超240次,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近10万人次运动员参与。近五年,庆元县旅游业收入保持着年均25%的增长。

越来越多村民切实享受到了河湖长制带来的生态红利,幸福河湖建设真正让依水而富可感、可见、可及。

管水乐民“文化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三江之源,百山祖的源头水系治理尤为重要。为实现水清水美,庆元县大力实施生态岸坡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缓冲带建设,持续开展增殖放流,致力于打造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美景图。

周末,来自福建省松溪县的李女士一行驱车前往兰溪桥游玩。桥下碧波荡漾,鱼儿畅游,孩童们或拿着渔网嬉戏,或手持小铲子在岸边挖沙,人景相融,颇富野趣。

人气带来流量。随着幸福河湖建设推进,兰溪桥玩水IP不断被开发,附近的菇民戏台也重新“活”了起来。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近菇民戏,体味香菇文化。“兰溪桥片区可以说是庆元的玩水胜地!附近的西洋殿是庆元香菇的文化地标之一,每次带孩子们来兰溪桥嬉水纳凉,我们都会去西洋殿里的戏台坐坐,感受庆元流传百年的菇民戏韵味。”李女士表示。

此外,令人惊喜的是,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日渐丰富。每逢节假日,一拨拨游客前往蔡段村的生物多样性体验馆,感受生态文化力量,一批批孩子前往百山祖国家公园开展研学,探索生态与生物的奥秘。

目前,庆元县流域内发现百山祖角蟾等全球新物种3个、中国新纪录物种27个,百山祖冷杉和角蟾亮相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新华社在庆元拍摄《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员的24小时》……

这是庆元治水护绿的闪亮成果,也是各地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生动缩影。未来,水利人还将坚定前行。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网
责任编辑:张瑞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