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洋 通讯员 伍佑桃
11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简称“山东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法院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保护创新、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职能作用取得的系列成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山东全省法院共审结技术类案件7734件,年均增长超过20%。审理的14起案件分别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全国十大知识产权案件等标杆性案件,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在发布会上,山东高院副院长吕涛介绍,山东法院近年来取得系列成效,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包括坚持守正创新,以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保护,服务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新兴领域创新成果保护,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化重大农业科技成果保护,服务保障种业创新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强化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竞争秩序维护,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市场环境。
据记者了解,山东高院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司法保护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司法护航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十项措施》,围绕科技成果、科技主体、科技创新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4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精准司法服务。据了解,十项措施发布以来,全省法院强化贯彻落实,审理发明专利侵权案件630件。同时,加强济南、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服务保障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两法庭新收技术类案件7277件,审结7100件,年均增长率13.73%。
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山东法院依法审理涉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尖端材料等“卡脖子”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案件5500;依法审结涉科技创新主体案件1128件,技术合同案件2361件,以司法裁判促进技术合同有效履行;依法审理涉数字经济领域案件32656件;依法审结植物新品种权案件480件,出台保障农业强省建设和粮食安全的16条意见,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专门司法文件;依法审理涉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纠纷案件5125件,深化基因、生物科技、生物制造、创新药等生命科学创新成果司法保护;审结涉科技创新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628件,助推科技创新法治化市场环境建设。
吕涛表示,下一步,山东全省法院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审判理念变革,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做实“三强三优”,更好服务保障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科技强省建设。加大对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强产业”科技成果司法保护,强化对农业、中医药科技成果司法保护,打造山东特色司法保护品牌,为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行为、科技创新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三是进一步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进一步加强济南、青岛知识产权法庭专业能力建设,助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等。四是进一步加强审判能力建设,持续提升队伍专业素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