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生活 >

先农坛内收谷穗 中轴线上庆丰收

2024年10月09日 14:33:53

    “开镰!庆丰收啦!”昨天9时30分,伴随着一阵阵鼓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秋收开镰仪式启动,“2024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季”秋收体验周同时拉开帷幕。市民游客可走进先农坛,了解古代农耕文化和祭祀农神传统。

    据悉,这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先农坛举办的首场农耕主题体验活动,不少参与体验的学生第一次收割谷穗,觉得非常有趣。“举办这次活动,旨在使公众走进先农坛,体验稼穑之艰难、劳作之辛苦,感悟农业之重要、粮食之不易,从中感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开镰仪式前,古建馆馆长薛俭表示:“希望大家通过农耕体验活动,能够了解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和先农坛的历史故事。”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先农坛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恢弘壮丽的祭农见证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农坛内的观耕台是皇帝亲耕后观看三公九卿从耕的场所,观耕台前有耤田一亩三分(清制),约为798.72平方米。

    由于历史原因,2018年以前,耤田所在地是北京育才学校的篮球场地。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这些区域的腾退整治提上日程。2018年,北京市文物局启动“一亩三分地”腾退整治工作,2019年“一亩三分地”恢复历史风貌后,开始种植小米等农作物。今年4月,用于储存皇帝亲耕耤田收获谷物的神仓也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今年7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先农坛作为北京城中轴对称格局的重要礼制建筑群之一,是北京中轴线核心遗产要素之一。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很多市民游客专程来先农坛打卡。

    为更好阐释先农坛历史文化内涵,展示耤田历史风貌,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启动“2024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季”秋收活动。活动分为线上直播和线下体验两个环节,线上直播包括秋收开镰仪式,讲解耤田、神仓历史文化和农业科普知识;线下体验包括收割体验、集章集书签、“我与先农坛的故事”互动留言、中小学生农作物科普体验。体验周期间,10月9日—11日为团体预约专场,重点面向中小学生、社会团体;10月12日—13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当天参加收割体验活动的预约观众,按照预约时间段,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行体验,收割的谷穗可带回家。

    文/本报记者  刘洋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