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小区微信群、扫描二维码……近日,山东省武城县紫金花园小区的庞女士通过手机为孩子报名了社区举办的“彩绘漆扇·感受非遗魅力”活动。“社区平时会举办很多活动,包括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讲座,孩子们的学习辅导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还让孩子学到了很多东西。”庞女士说。
武城县广运街道针对各社区居住形态、群体特征、群众需求等,对“小区类别、服务对象、治理力量”进行立体精准画像,绘制文化社区建设“一张图”,按图索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这张地图展示的是广运街道14个社区的地理位置,网格分布等基本情况。例如,贝州社区孩子们比较多,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一个儿童研学文化项目,只需要在地图中发布公告,居民便可以看到研学的时间、地点,这样就解决了群众不知道哪里有活动、也不知从哪里报名的困扰。”广运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殷金蕾介绍。
民生服务做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每月,广运街道通过数智社区平台,将每个小区关于政策咨询、安全治理、公益活动的留言反映进行汇总,实现信息汇聚“一码通”、调解处置“一张网”。“我们会根据居民诉求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譬如我们会针对老年人开展银龄合唱团活动。现在孩子们在暑假中,我们开设了公益课堂,同时还有一系列非遗研学活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会在平台上汇总居民群众对活动的意见。”广运街道漳南社区工作人员马新冉说。
此外,武城县还将“8小时之外”的在职党员组织起来,建立“红色合伙人”机制,成立“红色合伙·星火聚力”志愿服务队,参与小区治理,形成“红色力量”。目前,武城县14个城市社区已成立红色业委会80个、成员4224名,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200余件。“优化拓展社区文化资源,建立社区文化空间联合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武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郑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