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平房院落电动车充电难、停放难等问题困扰着不少居民,也是城市治理精细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近期,东城区崇外街道在祈年大街西侧的戴家胡同停车场、健康里空余区域新增了两处集中充电示范点,让平房居民用上“放心棚”,充上“安全电”。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祈年大街西侧的戴家胡同停车场入口处看到,一处带有蓝色车棚的充电区域修葺一新,车棚上方标有“崇外街道平房区非机动车集中充电管理示范点”的字样。其中,40个插座有序排开,摄像头、灭火器、充电安全提示等一应俱全,已经有不少居民电动车在此处充电。
崇外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李泽远介绍,前期,由社区居委会入户,与居民签订《安全充电承诺书》,采取三证合一准入机制,即可享受全年优惠充电套餐。李泽远介绍,为了便利居民,崇外街道专门协助运营公司为充电桩办理民用电价电表,消除充电价格壁垒,充电费用采取民用电价标准,每度收取0.5103元电费和0.5103元的服务费,由居民支付充电费用,由开发商负责服务费用,这样一来,示范点充电费用与居民在家充电费用持平。同时,对外来充电车辆采取市场电价,防止居民资源被占用。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