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2020.2
P. 3

????













                    创建健康城市 切实保障人民生活安全





                    〉〉王克剑



                        2020年的春节,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把节日的欢快气氛改变,令人心情异常沉重。面
                    对重大疫情,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防控疫情的共同体,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
                    大合力。
                        此次疫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健康的重要、生命的可贵;让我们看到建设健康城市,建设健康
                    中国任重道远。
                        此次疫情,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重新审视城市空间的健康性,思考城市空间系统对于健康潜
                    在作用的重要性。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健康城市下了定义——“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
                    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
                    城市”。
                        随着健康城市在我国的落地及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
                    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建设健康城市,要从和谐社会、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等宏观的角度,为市
                    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我国在经历SARS后,健康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许多城市通过改
                    善城市环境,更科学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阻断多种疾病传播。
                        建设健康城市,必须把目光投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健康城市发展要有更明
                    确、更系统的构想。明确健康城市不仅是市政设施、不仅是医疗机构,更是一套能提供宏观和长远
                    公共健康保障的城市系统。
                        建设健康城市,就要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健康优先,做
                    好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统筹好城市功能分区,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公平有效合理配置公共服
                    务资源,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建设健康城市,就要公开透明公布城市健康信息,联防联动对抗城市疫情病害,进一步提升
                    城市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文化、健康服务和健康人这五个健康,着力解决危害公共健康的重
                    大慢性病及突发的传染病等问题,给人们提供公平有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建设健康城市,要把健康观念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健康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现代化
                    建设的组成部分,增强居民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让人们在健康安全的城乡环境下宜居宜业,
                    在健康安全的城市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积极参与到众多推进公共健康的工作中。
                        深信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打赢对抗疫情的阻击战,我们的城市将会更加健康
                    安全。





                                                                                                          1
                                                                                                   2020.02.20
                                                                                                   WWW.ZGCSJS.ORG.CN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