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绿色环保 >

剑言城市 | 全面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底气越来越足

2022年10月14日 16:51:23

文/王克剑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时刻关注的热点。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生态的需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建成绿色城市的底气越来越足。

据统计,2021年年末,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49.25万公顷,同比增长3.94%;建成区绿地率38.70%,比上年增加0.46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9平方米。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城市居民越来越感受到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来越感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福祉。

制度之基越筑越牢

在“两山”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多项指标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一系列重要制度,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更具效力,绿色生态屏障织密筑牢,城市生态系统得到调节与平衡;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建立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等,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更加完善;通过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发布“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加快发展新能源,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清洁、更绿色,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智慧、更简约,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市气息扑面而来……

细微之处越做越精

建设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除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落实大政方针外,还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心事、操心事、烦心事,着力提升群众对绿色生态需求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围绕增加民众福祉、提高品质生活这个主题,推进城市路网绿化建设,打造路路有树、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景观格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让人民共享成色更足的绿色福利;建设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让居民出门见绿、行走见园,以高品质的绿色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施老街旧巷、旧单位、旧居住区绿化改造,采取“见缝插绿、立体补绿、破硬增绿”等措施,开展立体绿化工程,提升城市绿色水平不留死角,打造绿色现代化气息城市……

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生态环境保护同样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淘汰城市落后产能、关停“十五小”、整治“散乱污”、严控“两高”行业盲目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超低排放,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治理思路的改变,发展方式的变革,让很多城市摆脱了傻大黑粗的老样子,重现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鱼翔浅底的景象。同时,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呼吸也更畅快了,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作者王克剑: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网
责任编辑:马罡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