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摆起来,就要有“打擂”的章程。平邑县的做法是,让全县看过来,让督考跟上来,着力营造八大攻坚的浓厚氛围。
本社记者 张洋 通讯员张伟
二月的平邑大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平邑县“八大攻坚行动”的主战场兴水河片区改造、兴水河综合治理如火如荼,146栋还建楼开工建设等多个重点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擂响了“八大攻坚行动”擂台赛“战鼓”。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座大山”拦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短期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交织叠加,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平邑县从审视自身看清问题,放眼周边看清压力,发掘优势坚定信心“三个维度”认真审视发展现状、认清优势,找准短板,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面展开了“八大攻坚行动”。
中国(平邑)金银花健康产业园生产车间一角
山东认养一头牛乳品加工生产车间一角
平邑县“八大攻坚行动”擂台赛以项目建设、动能转换、双招双引、品质城市、乡村振兴、交通建设、环境打造、民生改善为主题,围绕县委“1148”工作思路,全力抓攻坚求突破、抓产业调结构、抓项目增后劲、抓招商扩增量,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既然是攻坚,面对的不是“硬骨头”就是“烫手山芋”,如何才能“接得住”,“啃得动”?平邑县尽锐出战、合力攻坚,点燃八大攻坚的燎原之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下设8个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和3个专项工作组,明确了县级领导、牵头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实施一个攻坚行动、一名专班主任、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全过程负责、责任一包到底、闭环式推进。攻坚过程中,县级领导贴身靠上,带领专班加强工作谋划、形势分析、政策研究和推动落实,做到“五个聚焦”:聚焦投资类项目加强谋划、聚焦重点工作明确措施、聚焦成效细化节点、聚焦“三争”强化措施、聚焦上级要求加强创新。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躬身入局、承压奋进,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将“八大攻坚”细化落实到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具体项目上,推动各项任务目标落实落地落细。
“擂台”摆起来,就要有“打擂”的章程。平邑县的做法是,让全县看过来,让督考跟上来,着力营造八大攻坚的浓厚氛围。以科学督考促攻坚成效,县里建立起科学精准的绩效考评体系,加大“八大攻坚行动“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对八大攻坚中表现优秀的专班、“三争”工作中走在前列的部门和镇街,在工作经费奖励、干部使用、评先树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弄虚作假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据悉,平邑县还将对攻坚进度实行一月一调度,半年一观摩,年终总结考评。在此过程中,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定期跟踪监督报道,对攻坚行动涌现出的正面典型及时宣传,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开曝光。
攻坚突破,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平邑县出台了一系列支撑“八大攻坚行动”及项目发展的意见、双招双引方案、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专项行动方案、三挣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店小二”精神,时刻把“项目为王、企业为尊”作为准则,每个重点项目明确一名县领导和责任单位,实施一名包保县级领导、一个牵头责任单位、一个项目推进班子、一套项目实施方案、一条龙服务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同时县领导包手续办理、项目开工、工程进度、固投纳统、问题解困、竣工投产等“六包”责任,定好时间表、画好路线图,分别用绿、黄、红三种颜色标注项目进度,对全县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明确专人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项目为王、企业为尊”的浓厚氛围。
“要建立企业诉求‘直通车’制度,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企业家可以直接给我写信或者面对面交流,我随时欢迎。”平邑县委书记张晓彬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八大攻坚行动”启动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