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建设理论 >

房企谋求转型创新或是生存常态

2016年12月16日 09:35:05

 在“互联网+”大火的当下,“房地产+”也在同步崛起。尽管这种企业多元化转型,在西方市场并不被认可,但是在中国市场仍有资源整合的机会。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逐步结束资源型谋利时代,进入一个常规的市场生态系统,将与中国经济一起进入新常态。在安永企业战略与投资咨询合伙人孙毅看来:“中国百强房企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但安永的统计数据显示,增速和利润率不及行业平均水平的房企,占比超过40%,这些房企继续寻求规模扩张极有可能碰壁而亡,转型创新是这些房企在夹缝中谋求生存空间的出路。”
  “房地产+”带来资源整合机会
  在“互联网+”大火的当下,“房地产+”也在同步崛起。尽管这种企业多元化转型,在西方市场并不被认可,但是在中国市场仍有资源整合的机会。
  “房地产+一切”、“房地产+文旅”、“房地产+孵化”等新词汇相当夺眼球,对于产品房企或许应该回归居住的初心来做减法,但是多元化的探索却在一直积极做加法。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国内房企改变以往单一住宅开发模式,一类是把自己转型成为一个资产管理平台,介入房地产经营或物业管理领域,另一类则是相关多元化转型,依托产城融合背景,房企介入旅游产业、养老产业、工业园区开发也不在少数,也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模式。“对于‘房地产+’,房企更看重的应该是可持续开发的商业模式,把资源和资本更多投入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面,把模式推广到全国,而非单个项目的盈利。”孙毅补充说。
  警惕一拥而上堵住“风口”
  虽然房企多元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业内人士指出,房企对多元化发展要有一个核心定位,仍需考量自身三大能力增加转型成功的概率:
  一是进入新行业的投资决策能力; 二是战略发展规划能力,例如介入保险行业,房企要想清楚利用保险本身的渠道还是资金,同时思考房企自身资源能对保险产生怎样的价值创造;三是具备跨行业风险管控的能力。
  “房企多元化转型也要警惕一拥而上。”谈及房企多元化发展,房东东创始人全雳则从细分领域提出忠告,“过去一年,长租公寓市场大规模扩张,新增了数十万间,更有不少地产开发商大佬涌入。但目前中国的公寓还是处于原始的二房东包租模式,没有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行业缺少诚信,也找不到盈利点,连租金都不足以覆盖成本和应有的回报。”
  由此可见,在“房地产+”房企多元化转型创新的风口,真正能飞起来的房企,一方面要找到可持续发展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需要行业理性的投资环境,不要盲目扎堆堵住了风口。
来源: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戴墨怡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