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建设理论 >

大型房企试水养老地产

2016年12月16日 09:27:06

目前试水养老地产的大多为大型房企,例如万科、远洋、保利、绿城等,其投入的也是自有资金,短期内盈利模式待考。

广州日报讯 (记者刘丽琴摄影报道)广州自2014年7月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以来,行情如何?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13户老人签约参加,占全国的三成。而与这个微小的数据相反,养老产业却是个极大的产业。据民政部统计,到202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养老产业也成为“10万亿+”的大买卖。据悉,目前包括万科、绿城、保利、远洋等房企都已将养老地产写入发展计划。

上周,记者从在杭州举行的“由心见温度”中国长者服务·随园实践发布会上了解到,万科随园养老业务已经在杭州实践了七年,构建了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八大类服务模块165项服务内容定义中国养老服务标准,涵盖产品硬件服务、健康管理、护理、康复、医疗、缤纷生活、营养餐饮、特色家政等。

“去地产化”是发展方向

目前试水养老地产的大多为大型房企,例如万科、远洋、保利、绿城等,其投入的也是自有资金,短期内盈利模式待考。从出售产权到出售使用权再到租赁模式,养老地产的模式五花八门,在具体的收费项目上更是各有特点。目前来看,“房租+护理费+餐饮费”是养老机构的主要收益。从费用来看,居住在万科随园嘉树如果是短租模式,5年租金在28万~30万元左右,加上每月的服务管理费和餐饮费用,月消费大约在万元左右。而如果是长租15年(65岁才可入住,超过15年后免租金),租金在75万~100万元左右。据悉,一些保险机构推出的养老居住,月花费也是过万元。目前大多数养老地产项目的定位还是中高端的离退休人群。

业内人士表示,养老说到底就是一个服务业,不能简单地划归到地产中去,养老的商业模式改变了,原来是快速建造和销售,现在需要为客户提供长期服务,“去地产化”反而是其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在重资产端去房地产化,轻资产端由销售走向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市中心的土地稀缺,用公开出让土地做养老项目肯定不现实。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可在市区土地出让中考虑配比一定的养老产品,或者给予市中心的土地一定的养老补贴,比如,部分商品房配建的保障房或不再用于公租房,而是用于养老用房。


来源:大洋网
责任编辑:戴墨怡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