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建设理论 >

疫后房地产市场如何健康发展?

2020年06月12日 13:51:09

“疫后房地产市场如何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现在有一些业界声音,认为应该‘救救’房地产企业、扩大房地产业来刺激经济复苏,我觉得这种思路需要引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葛红林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住不炒’的方向一定要坚定,绝不能因为出现了疫情就动摇。追溯近20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走过的弯路,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住’和‘炒’的两大问题。一些地方,一遇到经济下滑,就希望通过房地产来救市,救市后出现炒作,炒作后出现上涨,上涨后群众不满,群众不满后政府出手干预,甚至迫不得已下狠药。”葛红林说,应采取系列措施解决“住”的问题,坚决杜绝炒作心理。

为满足百姓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葛红林建议,可以充分发挥主业为房地产的央企、国企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让其开展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共保障住房建设和有限利润目标的中端商品房建设,同时支持和鼓励其进入二手房中介服务行业,使之成为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压舱石。

此外,对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考核,葛红林认为也应从重点考核利润转变到重点考核其对公共保障住房和中端商品住房建设的社会贡献和对稳定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治贡献。

“还要支持地方政府出台‘一城一策’的政策,形成地方政府、所在央企和房地产央企的三方合作,盘活利用央企和地方国企的闲置工业用地,扩大土地供给量。”葛红林认为,盘活利用央企和地方国企在城市中的闲置工业用地,其不仅数量可观,获得代价小,而且操作在地方政府行政权限之内,可迅速启动房地产建设,加快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土地变性为地产,还能立竿见影地增加地方财政的当期收入,缓解因疫情导致的财政压力。(记者 崔吕萍)

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任编辑:董淼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