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晗
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舜集团)创建于1996年,坐落在长江明珠——江苏扬中市永勤河畔,是一家专业生产混凝土结构用钢材产品的综合性企业。天舜集团旗下拥有扬中市盛大实业有限公司、溧阳市万兴特种建材有限公司、弘云(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森林建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林都绿建(江苏)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多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达10亿元。在天舜集团董事长姚圣法的带领下,天舜集团连续多年被评为扬中市“三十强工业企业”、镇江市“明星企业”、AAA级资信企业、“高效高速发展先进企业”、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其产品荣获扬中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好产品”“中国钢棒产业十大畅销产品”等荣誉称号。
天舜集团王牌产品——630MPa级高强度高韧性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以下简称T63高强钢筋),是由天舜集团联合上海交大、东南大学、总参四院、长安大学等院校合作创新研发的T63高强钢筋。它攻克了业界困惑多年的钢材高强度与高塑性不能兼存的技术难关,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T63高强钢筋具有“精工艺、高价值、低碳、环保”的特点,不仅具备强度高、延伸性好、抗震性优、安全储备大、防腐性能更佳、综合成本低、配筋更合理、混凝土振捣易、施工简便等优点;还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缓解铁矿石进口、煤炭和电力供应压力,节省环境容量,是实现减量化用钢的重要途径,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双碳战略目标。
自2012年率先在江苏推广以来已应用到近万个工程项目中,覆盖到住宅、商业综合体、公共建筑(医院、学校、体育中心、大剧院等)、厂房、管廊工程、人防工程、基坑围护、栈桥、预制构件等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和一般建筑物,在全国高强钢筋领域几乎实现全类型建筑项目覆盖,并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
T63高强钢筋问世以来,于2012年8月获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认定;2015年10月天舜集团《新型钢筋HTRB630性能机理及其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荣获山东省建筑节能技术奖;2022年荣获“2022—2023年度江苏省重点工程推荐品牌”。
T63高强钢筋是天舜集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重要产业支撑。在姚圣法“活着、创新、责任”的人生信条和企业认知中,天舜集团积极抢占中国高铁发展机遇,一边坐高铁产品市场,一边做高强钢筋的研发和推广,为我国高铁建设、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构建美丽中国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土木工程专家和教育家吕志涛曾经评价天舜集团董事长姚圣法的那些话:“一个本应该是国家来做的事,你民营企业家却做到了,非常了不起。你只要没穷得倒下去,就要向前走,我会全力支持你。如果你能把这件事做下去,走成功,就是为我国混凝土构件事业乃至全社会作出了伟大的突出的革命性贡献。”如今,有幸采访到天舜集团董事长姚圣法,聊一聊企业家创业经历,听一听企业成长创新之路,看一看T63高强钢筋为何这么强劲!
记者:众所周知,天舜集团所研发的T63高强钢筋对于我国绿色建筑的贡献,请问姚董事长当初是在何种契机下,怀揣怎样的初衷和梦想,研发T63高强钢筋的?
姚圣法:天舜集团创立于1996年,开创之初,公司致力于自主研发、专业生产镀锌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高速铁路预埋件、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等产品,产品主要应用在通信项目、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工程中,在铁路大发展期间,哈大线、京沪线、兰新线等大型铁路项目,都应用了天舜集团的产品,可以说,天舜集团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做高速铁路产品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钢研院的朋友。在2003年左右,从钢研院朋友那里得知,日本来中国推销新干线的技术团队成员之一——神户钢铁将介绍其钢铁的新技术新材料。遇到这样一个未受邀的会议,需要花50万元才能进入会场,直觉告诉我,这个会议值得参加。可是50万元会务费,在当时简直是天价,所以集团内部刚开始并未能一致同意,从上午争执到中午,最后在我的坚持下,直到下午两点钟,钱才汇到,我才进入了会场,听了神户钢铁介绍的日本各项技术的发展情况。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我第一次接触到日本钢铁相关新材料的前沿信息。在产品说明书上,我不仅看到日本钢铁发展相关新材料的应用,同时我也在思考,未来的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当时全国城市建设市场空间巨大,同时研发新产品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我就怀揣这样的初心和志向,拜访了国内多位研究高强钢材料的高校院士专家和教授,最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祖耀达成项目的合作。
记者:T63高强钢筋的问世,是我国在高强钢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您在研发T63高强钢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与阻碍?
姚圣法:2006年,600MPa 级以上高强钢筋在我国混凝土结构中应用尚属空白,如果能够研发成功并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将会是中国混凝土结构应用高强钢筋的重大革命。当时,国内没有一家钢铁企业研发和生产高强钢筋,而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无论在技术瓶颈还是资金投入上都是极其艰难的,但天舜集团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尽管遭受了各种质疑和否定,也没能阻止我北上南下,到处请教相关专家学者的步伐。天舜集团为了新型高强钢筋的研发、试验、生产,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仅用于试验的微合金配方试用钢筋使用了近2万吨,价值数亿元,在江苏扬中和溧阳两地建造厂房156000平方米。
高强钢筋的研发有很多艰辛,经过十余年的拼搏和努力,历经产品性能试验与鉴定、应用技术与标准编制、应用技术升级与标准拓展三个阶段。天舜集团成功研发的T63高强钢筋,于2011年8月11日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第一部高强钢筋工程应用技术导则的审查。2012年中国第一部T63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规程问世。
记者:天舜集团研发成功的T63高强钢筋与市面上的钢筋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呢?
姚圣法: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建筑用钢是强度为400MPa的钢筋。天舜集团研发的T63高强钢筋,具有强度高、延伸性好,抗震性优,安全储备大,防腐性能更佳,综合成本低,配筋更合理、混凝土振捣易,施工简便等优点,是引领钢铁与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革命性材料。
T63高强钢筋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节材率高达30%以上,综合成本节约率约在13%以上。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绿色、低碳、环保,符合国家提出的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中国的大政方针。
举例:在年供应量达1000万吨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从下表中很直观地看到:
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一些竞争对手,在模仿天舜集团的产品。与他们的高强钢筋产品相比,天舜集团的T63高强钢筋优势,我想用“三个最”来表达:
一是国内最早研发、销售:2009年研发成功之后,经过总参四院杨秀敏院士、上海交大徐祖耀院士(学生戎继华教授)、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牵头严谨论证之后,经由江苏省住建厅批准,于2011年获得全国最早的技术导则进入市场。
二是国内最全试验论证:原位加载、静载、动载的全构件试验、抗震爆破试验;唯一获得国家人防办公室出具的人防工程鉴定报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建筑新型用钢。
三是国内最全项目实例论证:至今已经应用到近万个项目工程中,包括了住宅、学校、医院、机场、厂房、交通管廊各类载体;范围覆盖江苏、上海、陕西、河北、山东、甘肃、新疆、天津、浙江、内蒙古、福建等近20个省市,应用量达260余万吨。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高强钢筋产品一直没有停下不断创新和迭代的脚步,我们坚信天舜集团一定会走出“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不寻常之路!
记者:刚刚您提到了原位加载试验、人防动载试验等试验,能详细讲一讲这些专业知识吗?
姚圣法:当前,无论是国家标准体系还是钢材生产许可证目录均未纳入630MPa级高强钢筋,但大量工程项目对于630MPa级高强钢筋提出了急迫的使用需求。对于该类新型建筑材料,国务院令第293号和住建部令第52号给出了其安全应用的基本要求,即“进行试验论证,并经政府相关部门审定”。
提升混凝土用钢筋强度等级,伴随着黏结锚固、裂缝控制、强度取值、承载力计算理论等诸多关键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为了确保630MPa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安全、科学应用,研发团队参照国家现行标准GB/T 50010纳入500MPa级高强钢筋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针对630MPa级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实验室试验、原位加载试验、人防动载试验,完成了多空间维度(材料、构件、结构)、多荷载工况(静力、拟静力、动力)的体系化试验研究,在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前提下,回答了630MPa高强钢筋“能否用”“如何用”两大问题。
实验室试验包含基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黏结锚固试验、梁受弯与受剪试验、柱受压(轴压、大偏压、小偏压)试验、墙受剪试验等,分析了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中的技术内容对于630MPa高强钢筋的适用性,确立了630MPa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基材匹配关系、构造要求、承载力计算理论、施工及验收要求等关键技术内容。受试验场地、吊装设备、加载装置等诸多限制因素,实验室试验多是针对缩尺构件、结构开展,存在尺寸效应,无法完全暴露实际足尺结构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力求研究闭环,研发团队通过建筑面积超6000平米的足尺结构原位加载试验验证了实验室试验研究结论的有效性,进一步确保了630MPa高强钢筋的安全应用。
人防动载试验是探索高强钢筋能否应用于人防工程的必要试验,也是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原国家人防办)下达给研发团队的科技攻关任务。通过完成材料和构件层次的动态加载、接触式化爆等人防动载试验研究,验证了630MPa高强钢筋应用于人防工程的可行性,确立了钢筋动力综合强度调整系数等关键技术参数,填补了国内空白。
上述研究工作深刻践行了国务院令第293号和住建部令第52号对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相关要求,研究成果为630MPa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的编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是提升钢筋强度等级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确保标准安全科学应用的根本。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我希望通过媒体平台,把这个观点讲出去:新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一定要通过全方位的试验数据去验证,我们必须为人民的安全负责,在此基础上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从您最初创业,到如今的天舜集团,创新一直是您做企业的核心源泉之一。同时,创新又反哺您的企业。请问您对创新有什么独到理解呢?
姚圣法:历经几十年创业过程,回头看企业为什么还活着,发现从始至终都在追求创新。例如,我早年间第一次创业,用废弃的零头布拼出五颜六色的美丽童装,这就是创新,就是差异化竞争;再到后来的钢绞线,为什么做得比别人好,我就是根据当时的标准,在不增加成本的之际,将局部标控技术条件提高,自然比别人的产品好,这也是创新,就是差异化发展。
经过多年的市场打拼和个人不断总结思考,2012年我提出“结合市场找思路,联合院校搞研发,突出重点定标准,生产外包促发展,实现低碳中国梦。我们创新共同分享,应用新技术增值今天,创建新模式实现明天,万众齐发展成就未来”70个字的发展理念。
“我们创新共同分享”这个发展理念,是指在不同阶段用不同方式方法去实现创新,去实现共享,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只有每个人都参与了创新,都持续付出了努力,才有分享的机会。这里讲的创新,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市场的创新,还包括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品,强调在修炼修行过程中的自我创新,包含了思想的创新、品格的创新、能力的创新等。
记者:T63高强钢筋经过创新发展和艰苦奋斗而问世,对企业和国家来讲意义非凡。请您谈一谈未来对T63高强钢筋以及天舜集团研发的其他产品的规划与畅想。
姚圣法: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销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个人理解是:在销售我们的新产品、新技术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增值与我们相遇的人,成就与我们同行的人,圆梦与我们奋斗的人。这个“增值”的含义是全方位的增值,不仅是赚钱,不仅是发财,不仅是外在的物质,更是内在的精神,是怎么做人,是怎么承担责任,是怎么去创新,是怎样活着,怎么活着更有意义等。用这样的理念去研发、去营销,相信天舜集团的产品一定会走遍全国、走向全球。我常讲的“活着、创新和责任”,这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过程,是让别人与你相遇时,能看到希望,能实现梦想,还是一种侧重不同角度的发展规律的体现。未来发展之路持续前进,因为我们从活着看到了创新,从创新看到了责任,又从责任里面发现: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有正确的创新,才有活着的意义,才能实现活着的价值。
自我创业以来,天舜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慈善公益,在拥军、扶贫、助学、医疗援助、回报家乡建设等方面,获得当地父老乡亲、慈善部门的高度认可。
党中央所部署的“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和构建国家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未来,天舜集团将继续以“领跑低碳经济,树立行业标杆”为发展目标,集中力量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在建筑行业中大力推广与应用T63高强钢筋以及更多“好而不贵”“利国利民”的绿色建筑产品,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