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经济 >

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改“适度宽松”传递积极信号

2024年12月11日 08:08:43

  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货币政策的表述引人关注。时隔10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力提振各方信心,助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明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不仅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宜松则松,宜紧则紧”的适时调整,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变化的是货币政策松紧,直接关系实体经济的资金血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低位的利率水平、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等领域,促消费、扩投资,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尽管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健”,但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在执行上灵活适度,市场普遍感觉我国货币政策已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能更好体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二者相配合将进一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当前,预期变化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及时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取向有助于引导预期。从外部看,明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内部看,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当下这一节点,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回应市场关切,释放明确信号,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瑞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