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合计6214.3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1116万人(含灵活就业人员参保127.1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5098.3万人。”在9月23日上午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金维加就安徽省全面深化医保改革相关情况作介绍。
“医疗保障是群众的‘医’靠,关乎民生、连着民心。”金维加介绍,近年来,安徽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织密全民医疗“保障网”。先后整合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统一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药品目录,实现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将门诊慢性病病种扩大到83种(含26种罕见病),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指导商业保险机构推出全省统一的“安徽惠民保”,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安徽医保系统持续深化医药集中采购。把治理药品耗材虚高价格作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值医用耗材、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临床检验试剂、大型医用设备的集中带量采购,探索挂网药品价格治理,减轻群众用药用械负担,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据统计,按照“上下联动、分层集采”的模式,全省已有15批612种药品、22批41839种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惠民,按落地首年测算,累计节约采购资金107.9亿元。同时,安徽省促进优质医药服务供给,及时执行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088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保基金不是唐僧肉,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必须守好用好。”金维加表示,自安徽省医保局组建以来,全省各级医保部门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2万余次,处理定点医药机构5.3万家次,累计追回医保基金43亿元,移送司法机构236起,移送纪检监察机关96起。安徽省医保基金监管综合排名连续三年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