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昨天举行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省,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能源汽车是江苏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张星在发布会上表示,江苏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产业特点可以用“大、优、全”三个关键字来概括。2023年,江苏新能源汽车集群企业开票销售1.8万亿元,占全省9.5%;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4.7万辆,居全国第四,动力电池产量、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累计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建成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0家,省级智能工厂46家。拥有规上企业超过3100家,产品涵盖全产业链条,小到传感器、车规级芯片、连接器,大到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车身结构件等,江苏均有优质产品。
下一步,江苏将以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为牵引,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重点推进重卡换电模式、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完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标准体系和应用生态。引导传统燃油车整车生产企业加快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实现产销稳步增长。推动南京、无锡、苏州加快建设“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积极培育线控底盘部件、智能传感、汽车软件等新兴领域优势。
作为制造大省,江苏既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需求方,也是“更新”设备和“换新”产品的供给方。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黄萍介绍,在推进设备更新方面,江苏用“真金白银”来激励设备更新。今年3月,江苏率先创新出台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于企业用于设备购置与更新的项目贷款,采用“免申直达”的方式,由省、市两级财政贴息2个百分点;同时,还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设备担”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贷款购置、更新、改造设备,省级财政按80%的比例对担保费给予补贴,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难度。(徐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