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高冷古文字正在国博“活”起来

2024年08月12日 14:17:37

“秦公簋”器身铭文数字拓片效果与传统拓片近同。

  作为我国首批古文字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单位,国家博物馆近日一口气发布10个新成果,涵盖馆藏文物整理、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多个领域。高冷的古文字,正在变得生动可亲。

  国博收藏着很多纹饰精美、铭文内容丰富的青铜器。按照传统工艺,需要通过捶拓才能准确获得这些传承数千年的信息,过程中难免损伤文物本体。

  历时3年有余,国博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无损读取铭文等关键信息,并尝试制作文物数字化拓片。研究团队以“秦公簋”等铭文铜器三维数据为实验对象,成功获得了曲面文物的数字拓片。经评估,数字拓片清晰、准确,与传统捶拓形成的拓片近同。

  国博还设计并投用多个古文字数据检索平台,打通读取古文字“最后一公里”。

  甲骨文记载,晚商王朝经常在其西部边境——今晋南地区,与“工方”“鬼方”等势力争斗。但这一区域发现的晚商遗存较少,难以支撑学术界对于古文字记载相关历史的深入研究。最近几年,国博考古解开谜团,成为古文字与考古发现互证的生动实践。

  公众也参与了这场考古发掘过程。去年夏季,国博考古院、社会教育部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灵石县文管所合作,开展成人考古研学活动,在山西灵石旌介晚商墓地周边开展调查,发现房址等遗迹。

  灵石旌介墓葬区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找到,但古人生活区在哪,一直没有定论。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曾呼吁大家寻找该墓地对应遗址。此次研学调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灵石旌介遗址晚商遗存的分布范围。

  在国博,古文字拍短视频、演话剧、直播连麦,非常City(时髦)。赶上春节假期,国博古文字还会通过微信“拜年”。国博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说:“我们制作的古文字主题动画短片、真人课本剧、微视频等,线下覆盖北京、新疆等地学生,线上点击量破百万人次。”

  50余款古文字文创上新,销售额已超2600万元。每一款文创产品都经过古文字专家严格把关。其中,主题为“博物馆里有条龙”的龙年日历,解读和文物有关的汉字,上市不久便销售一空。

  国博还开展了馆藏甲骨文、商周秦汉金石拓片整理,甲骨、商周秦汉金石拓片系统整理和研究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玺印卷》已经出版,古文字爱好者的“工具书”不断扩容。(记者 刘冕)

  (原标题:高冷古文字正在国博“活”起来)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李建晖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