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新华时评丨起舞,中国龙!

2024年02月09日 16:47:26

  题:起舞,中国龙!

  龙年又到。龙舞动着,在千家万户的春联里,在窗户上喜庆的剪纸里,在街头热闹喧天的锣鼓里,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里。

  赏龙灯、舞龙狮,热热闹闹中国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的身影。街头的龙,庙会的龙,蜿蜒腾飞;器皿建筑上的龙,水墨丹青中的龙,高贵优雅……这是华夏民族的精气神韵。

  龙就是与众不同。其他生肖动物都是现实存在,龙是中华文化的创造,龙被直接称为中国龙。龙凤麒麟,中国神话祥瑞动物。龙年对中国人有特殊意义,我们创造、舞动、歌唱、赞美龙。

  中国人过龙年,就是要舞龙。无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无论是城乡庙会的舞龙,还是唐人街的舞龙,无论是古朴刚劲的北方舞龙,还是精巧敏捷的南方舞龙,都是同一条中国龙。从除夕到大年初一,从元宵节到二月二“龙抬头”,龙的习俗五花八门,龙的艺术丰富多彩,寄托着百姓对风调雨顺的希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那段名言让人耳熟能详:“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我们舞动的中国龙,乘时变化,识变、应变、求变,在我们的创造中不断生成。

  春回大地,龙舞神州。与一般图腾不同,中国龙是多种动物集合的想象体,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合思想与中华文明的大一统传统。龙的形象有不同地域民族特色,更有内在统一性,代表着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认同。

  中国龙舞动着,千年如同刚过的昨日。在这片古老而常新的大地上,我们共同生活、共同创造、共同奋斗,书写共御外侮的壮丽史诗,编织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见龙在田,甲辰迎春。这是四海同春,一起欢乐的节日;这是庆祝团圆、颂扬团结的节日。起舞吧,中国龙。(记者王立彬)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建晖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