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绿色环保 >

腔尾赣地巨龙!江西发现命名9000多万年前恐龙新属种

2024年01月31日 11:21:39

  记者1月30日从江西省地质博物馆获悉,江西赣州发现命名了生活在距今9000多万年的蜥脚类恐龙的新属种——腔尾赣地巨龙,对于研究这类恐龙在白垩纪的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腔尾赣地巨龙的复原图。(赵闯 绘)

  江西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王凌云介绍,2021年6月,江西赣州市赣县区一工地发现了数块晚白垩世早期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同年10月,江西省地质博物馆联合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启动化石整理修复研究工作。目前,恐龙骨骼化石已从围岩中基本揭露。

  负责此次研究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韩凤禄介绍,新的研究成果1月17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新发现命名的腔尾赣地巨龙是迄今为止该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为这类恐龙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从已揭露的骨骼化石来看,有关联的颈椎6枚、背椎2枚、完整的荐椎、部分腰带以及前侧17枚尾椎,保存部分约占全身骨骼的40%。”韩凤禄说,这具恐龙化石的完整性和精美程度在全球已发掘的白垩纪蜥脚类恐龙化石中都属罕见。

 这是腔尾赣地巨龙的3D拟合图。(韩凤禄 制图)

  记者了解到,蜥脚类恐龙起源于约2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在约1.6亿年前广泛分布,一直延续生存到白垩纪末。但发现的化石大多保存不佳,故其起源和演化一直存在争议。

  “骨骼完整度决定其还原精度,研究人员正运用3D扫描补配等技术对其进行还原修复。我们根据颈椎、尾椎的化石判断,这只恐龙的脖子和尾巴都在5米左右,体长至少达到14米。”韩凤禄说,即便如此,这只恐龙还是蜥脚类恐龙里的“小个子”。

  这是腔尾赣地巨龙的前侧尾椎骨骼化石。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 摄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由于组成腰带的三块骨骼已经愈合到一起,保存的椎体和椎弓愈合得也很好,能判断这只恐龙死亡时至少已是亚成年个体。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对骨骼化石进行骨龄分析,并对剥离的围岩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恐龙的死亡年龄和生活的具体时代。

  骨骼形态学研究也有新发现。新发现的属种不同于其他蜥脚类恐龙,前侧尾椎的椎弓和神经棘上具有发育明显的腔室,6个尾椎神经棘还是分叉的。故研究人员总结其“腔尾”特征将其命名为“腔尾赣地巨龙”。

  2021年的野外现场图。(江西省地质博物馆供图)

  腔尾赣地巨龙是“中华恐龙之乡”赣州发现命名的第11种恐龙,此前还有斑嵴龙、中国赣南龙、中华虔州龙等属种。

  韩凤禄说,赣州盆地已发现中国赣南龙、江西巨龙、赣地巨龙三种蜥脚类恐龙,但发现地点和所处地层均不同,系统演化位置也有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当地的白垩纪红层跨越了较长时间,造就了蜥脚类恐龙的多样性演化。(记者袁慧晶、刘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瑞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