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红色经典”兼吃喝演艺圈

2024年01月18日 11:33:51
金兆钧(右)与田震在中央电视台
王朔(右)与《看上去很美》中的方枪枪

    ◎金兆钧(乐评人)

    1996年初,芦黎明问我:老哥,有一个事你看我能干不能干?我最近连续做了法国青年芭蕾舞团、俄罗斯芭蕾舞团、瑞士日内瓦芭蕾舞团的演出。上海芭蕾舞团听说了找我,想重新上演《白毛女》。

    我想了想:行。不过,上芭来北京?票房难说啊。让我琢磨琢磨。

    过了一两天:我对芦黎明说:我觉得单接《白毛女》市场不好说。你能不能问问王晓岭老师战友文工团想不想重新上演《长征组歌》,再问问中芭赵汝蘅团长愿意不愿意重排《红色娘子军》?三个老经典捆一块儿我觉得可以造起势来了。

    芦黎明很快回复我:老哥,你说对了,都特别兴奋。赵团长说就是不会搞商业演出,一听我负责商业操作高兴坏了。晓岭团长也说没问题,多少年没演了,毕竟是他们战友文工团最牛的作品啊。

    办起来还蛮顺利,芦黎明不但迅速与三家团体签了约,还找到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赞助。一天叫上我们四个“闲人”去谈宣传。谈到定位,秦杰说:咱们这个名正言顺,首先都是确认的经典性作品,不但代表一个时代,艺术性也足够,再加上现成的“红色”两个字,就叫“红色经典”系列了!

    大伙齐声认同,“红色经典”就叫出去了。

    果然,从5月到9月,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以“中国二十世纪经典文艺作品展演暨‘红色经典’系列演出”为名,上海芭蕾舞团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五场,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演出大型声乐作品《长征组歌》九场,中央芭蕾舞团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三场,场场爆满,算是又赚吆喝又挣钱——只可惜我们没有注册“红色经典”的知识产权。

    这一段时间,还写了几篇新唱片的评论。

    王勇的《往生》我以为一定会孤独于现世——因为现世不承认往生。

    给黑鸭子专辑的评价是:她们的歌声会使人沉浸于少年时的往事,也会使人暂时躲避都市的喧嚣。少的是躁动,依旧的是温柔。

    对姜昕《花开不败》的看法是:不妨说,这确实是一张“怪怪的”唱片。它收集了张楚、李杰、祝小民、郭大炜等人的作品,具有精致到位的演奏、动听的旋律、温暖的色调以及姜昕具有独特音色的演唱。录音师简军在此也功不可没。

    给小柯的《小柯》评价是:音乐颇不“中国”,且运用了多种元素,但是它完整,有个性。音乐部分很精致,不剑拔弩张,也并非仅仅为炫技而炫技。

    但她并没有,也不可能永远远离音乐。……

    于是她寻找。于是她给人们带来她新的歌声。

    人们将知道她仍然执着,执着于美的音乐,执着于音乐中人的真实,执着于生活和情感的活力。

    这是写田震同名专辑《田震》的。此前,她的《野花》和《执着》以单曲形式发行——那时候,内地知道了EP(单曲)的概念,渐渐学会了先打单曲,成功了再发行专辑。

    专辑基本完成的时候,田震和卫宁约我去樱花西街的家里吃饭。

    我去了,卫宁让我去小录音间听作品。田震说:我给你包饺子。

    我听着。田震一会儿跑进来一趟:怎么样啊?哥。

    我摆摆手:包饺子去。

    听完了要吃饺子,我问:啤酒呢?

    卫宁赶快出去买酒。

    喝起来,我说:祝贺祝贺,真不错。

    田震不自信:哥,别玩客气的。

    我说:真的,确实不错,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哪首?《怕黑的女人》。太有感觉了。谁配的器?卫宁是你吗?

    卫宁说:不是,是你校友啊。

    我奇怪:我校友?

    卫宁说:小柯啊。柯肇雷,我们都叫小柯。高晓松给带进圈里来的。是你们师范学院毕业的,钢琴特好,爵士也特有感觉。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小柯的名字。不久,卫宁在北三环新影对过儿开了家饭馆叫我们去吃饭,在那里见到了小柯。

    那时,孙悦也在附近开了家饺子馆,名人开饭馆成了风气。

    说起饭馆,梁天在北河沿大街上也开了一家,一天主请流行音乐圈的人去。

    我一进去,乌乌泱泱的一堆熟人。梁天的母亲、作家谌容也去给儿子捧场,老太太风度翩翩,豪爽得很。

    梁天见了我:得嘞,今儿个对上了。这边这边,您二位爷今儿个可得好好盘盘道。

    说着把我带到一个小桌子边上,我一看,原来是王朔。

    王朔白白净净,却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活泛,反而有点矜持。

    我有点兴奋:前两年我还捡着你的通信录了。猜来猜去肯定是作家圈子的,后来我朋友蒋力还真给你送回去了。

    王朔说:是你啊,我还说挺难得找回来呢。

    我说:我得给你算算命了。咱俩一边大,1958年的。你家里是海军的,这大伙儿都知道。不过你一定在东城住过。哪儿呢?不会是海运仓的总参招待一所,你要住那儿咱们早认识了;也不会是禄米仓的北京军区干休所,系统不对;当然也不是陆军总院,那离我家也太近。肯定是陆军总院南边一点那个挺小的军队院,离东四五条不远。

    王朔面无表情,听着我说。

    我接着说:中学毕业,你呢肯定当兵去了。这你写了。回来呢肯定想考大学来着,没考上,也和我一样不打算考了。干什么也不愿意,所以全民开始经商你就也倒腾水泥、钢筋和盘条之类的。但是一样,干了半天也没赚钱。然后说开个饭馆容易,结果又是坐吃山空。最后攒了一肚子的怨毒,开始骂人吧,这下对了!

    王朔依然无动于衷。

    我又说:我怎么看出来你在东城住过?你写的语言是北京话,但北京南城北城话不一样,东城西城也有区别,顽主风格更不一样。你写的有很多感觉只能是东城的,你肯定知道什么大强啊、小耳朵啊、晚点儿的文龙啊,还有最晚的,“天上人间”的赵奇什么的。

    这会儿王朔终于说话了:你认得大强?

    我大笑:那是我亲亲的表哥啊。

    2024.1.16

    供图/雨驿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