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绿色环保 >

北京大兴区:打好人才选育管用“组合拳”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023年12月19日 09:45:44

  “书记,我想跟您汇报下工笔书画院在咱们村落地的事情儿。”近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叁间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相龙和黄村镇党委、三间房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探讨着公司在村里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村企联建公司,把村民闲置房屋统一进行设计、装修,打造高端人才公寓,与周边开发区企业对接,让村民租金收益较原来增长约两成。同时,他们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博士小院,吸引200多名研究生、20多名博士进村,参与村庄规划、基层治理等工作。

  三间房村党支部书记王亮深知,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区级科班培养的带富能手,他带领一班人积极谋划村庄发展,引入社会资源,吸引高校人才、艺术人才等参与村庄规划、基层治理等工作,引进了陶艺、中医康养等新型产业,使村民经济收入和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提升。三间房村也由曾经脏乱差的城乡“问题村”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引领村。

  三间房村村民在公共文化驿站练习书法。 新华网 韩磊 摄

  据北京市大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陈锦鹏介绍,大兴区近年来着力破解农村后继乏人、人员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坚持“内培外引”,创新实施“新国门·青苗”百名书记后备培养计划,“六定六强”举措助力14人成长为村书记、副书记,科班培养等“四个一批”模式带动镇党委深水挖潜,全区共储备1128名高素质村级后备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东麻各村村民在直播间介绍当地特色农产品。 新华网 韩磊 摄

  与三间房村情况类似,大兴区榆垡镇东麻各庄村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高巍驻村以来,带领村民“集体创业”,开展了大棚草莓种植业务。通过上门求师问道、下地种植钻研,克服了草莓无土栽培、施肥、滴灌等难题,有效“点燃”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引擎。如今,在东麻各庄村的农业大棚内,村民们正忙着给草莓疏花除草;村内直播室里,村民正热火朝天地为草莓上市预热……

  高巍说,“一颗草莓成为我们壮大集体经济的金钥匙,投产当年就实现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村内15人就业,让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北京市大兴区委农工委农村党建事务中心负责人石晓雅介绍,大兴区实施“头雁”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创新“村书记大讲堂”“第一书记演武堂”等形式精准赋能。同时,每村每年匹配32万元第一书记经费,支持村庄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致富项目。下一步,大兴区将持续打好人才选育管用“组合拳”,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接班人”,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韩磊)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瑞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