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我国科研人员发布古籍大语言模型

2023年12月13日 09:22:32

  记者日前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信息管理学院王东波教授团队与中华书局古联公司研发的古籍大语言模型近日上线。

  “我们请它以‘金陵’为主题,生成一首诗。”王东波演示模型的智能作诗功能,输入指令后,模型不久就给出了反馈。除了智能作诗、断句翻译,该模型还能实现词法分析、实体识别、关系提取、文本摘要等功能。

  “普通读者想阅读古籍文献并不容易,要克服繁体、竖版、没有句读等困难。”王东波说,团队自2013年起为《四库全书》等古籍添加人工标注,积累了规模超过20亿字的精加工语料数据,这为该古籍大语言模型提供了语料数据基础。

  据了解,该古籍大语言模型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典籍跨语言知识库构建及应用研究”的重要成果。下一步,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华书局古联公司计划将模型的应用场景推广到古籍整理、数字文娱等领域。

  “期待模型能进一步推动古籍智能化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让公众既能接触到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又能积累传统文化知识。”王东波表示。(记者秦华江、陈席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建晖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