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教育圆桌小记者体验当“小法官”

2023年12月04日 14:31:31

    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近日,北京青年报教育圆桌融媒工作室小记者团走进北京西城法院,穿上法袍、拿起法槌当起了“小法官”,在一次次落槌声中感受法庭的庄重与法官职业的严肃,学习法律知识。

    活动的第一站来到外事法庭,西城法院少年家事庭法官梁良为小记者们讲解了法律基础知识和法院工作内容。梁良从法律的概念、法院组织架构、法庭审理流程、角色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法庭布局向小记者们重点解读了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原告、被告等角色的职能和作用。“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个法槌,自己敲击一下,感受一下。”在梁良的鼓励下,小记者们慢慢活跃了起来,大家走上法台,坐在审判长席位上,体验当一日“小法官”。

    随后,梁良法官还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主题讲座,结合当前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趋势特点,选取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打赏网络主播”“沉迷游戏巨额充值”“遭遇网络霸凌”等涉未成年人典型案例,为小记者们解读网络风险隐患,提示大家要文明用网,增强网络安全法治观念,自觉树立以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的意识。讲座中,梁良法官不时向小记者们提问,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现场气氛活跃热烈。

    活动的第二站来到立案大厅,小记者们浏览了大厅中间设立的智慧诉服大屏,通过智能触控了解西城法院的基本情况及动态信息,参观了导诉台、立案窗口、大学生法律服务中心,了解了诉讼立案的整体流程,感受到智能化、高科技融入人民司法服务的先进性与便利性。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少年法庭,梁良法官向小记者们介绍了西城法院少年法庭的特色之处,包括“U形”审判台的设置、法庭背景颜色的寓意、墙面上对家长的寄语等,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体现了西城法院少年审判的特色审判制度与审判理念。

    据了解,少年法庭合议庭位居椭圆弧的中部,原告、被告、法定代理人等位置分别位于两侧的弧线上,这种结构布局充分彰显了多方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引导教育的司法理念。在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上,整个布局从远处看形似一本打开的书,也神似一位母亲的怀抱,使未成年人产生一种置身怀抱的被呵护感,减少原、被告之间的冲突性与对抗性。此外,整个少年法庭的颜色以绿色和浅米色为主色调,绿色象征未成年人是蓬勃向上的小树苗,浅米色则有安抚安静之意。少年法庭独特的装修布局及背后的温情理念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本次开放日活动,小记者们深入了解了法律基础知识,深度体验了法官职业特点,对人民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宪法与法治精神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文/本报记者 叶婉  摄影/本报记者 吕良璐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