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故宫博物院雕版馆开放

2023年10月31日 12:13:07

本报讯(记者 刘冕)“多尔衮《令旨》是一件存世罕见的、用来印刷政令文书的底版”“这是清代宫廷版画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是国子监有志以来最好的刻本”……故宫博物院雕版馆今起开放,15000余件雕版库房式展出,32件(套)拥有“之最”美誉的重点文物亮相。这是故宫建院以来首次举办该类专题文物展。

一书付之梨枣,可化一为千百,为后世留下大量精美典籍。但历史进程中,难免经历意外。如档案记载乾隆五十五年西华门清字经馆大火等,对雕版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故留存至今者,已是凤毛麟角,可谓吉光片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吉光片羽’为故宫博物院雕版馆的首展命名。”故宫专家解释,故宫院藏内府雕版21万余块,时代上至明代,下迄晚清,内容囊括经史子集、政令文书等。此次精选了其中的15000余件雕版进行展示。

展厅内,顶天落地的巨大书架里,数量庞大的雕版整齐排列着,每一件上面都标注有号码。展柜中,则陈列着32件重点文物。清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是一件重要展品。专家介绍,它发布于清军进入北京后,内容大意为“摄政王多尔衮告诫各位王公和大臣,在此进取中原之际,应各尽其职,不得为一时之利而贪赃枉法,违者必将严惩”,颇有汉高祖“约法三章”的意味。

漆黑的雕版上方,陈设着相关的档案和印刷品。“它们相互佐证,为清内府早期从事印刷活动的重要实物依据。”专家介绍,雕版四周没有边框,但印刷品上已经套印了龙纹边框,规制极高。

看着不起眼的雕版,藏着很多历史细节。明嘉靖年间,南京国子监将所收的宋元旧书版进行整理、并修补刷印。到了万历时,北京国子监据“南监本”重刻《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清初,百废待兴,这两部书卷帙浩繁,又关系文教。因此清宫将“北监本”雕版书口处的万历年款挖去,嵌入“康熙二十五年重修”的字样后,重新刷印。如今,这些修补痕迹还清晰可辨。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此次是对故宫院藏雕版整理与研究的成果性展示。故宫将继续加强对雕版的整理、保护、研究与展示,做好雕版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造性转化。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李晗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