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绿色环保 >

北京丰台建成首个地下电动自行车库

2023年10月31日 12:10:39

本报记者 孙颖

一边是地上电动自行车占用公共空间停放,一边是地下自行车库大量闲置,如何破解这对儿难题?

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丰台区成寿寺街道下“先手棋”,在方庄南路18号院这一回迁小区探索出了一条地下自行车库变身电动自行车库的新路径。

走进方庄南路18号院,树木郁郁葱葱。10月初刚刚投用的地下电动自行车库就在11号楼东侧,一个蓝色的地下室入口,很是醒目。门楣挂着的牌子上写着“关闭电源,禁止骑行” 8个大字。

顺着坡道走进地下车库,门厅区洁白的墙面、蔚蓝的塑胶地面和墙边亮黄的两排防爆柜色彩明快。电动自行车到此都要卸下电池,放进防爆柜内,然后才能推进里面的停车区。

“进入地下车库的电动自行车,实现了一池一码,如果没有卸下电池,前面过道顶部的监测系统就会报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地下电动自行车库能停放100辆车,10月10日开放以来,已经有50多位居民选择把车停进来。

“上个月处理了家里的老年代步车,换了电动自行车,正愁没合适的地方停。这不听说有了地下车库,立马就来了,不用担心电动自行车被风吹雨淋啦,还有视频监控、有人给看着!”居民刘佳乐告诉记者,需要充电的时候,就在楼门口卸下电池放充电柜里,车推下来。不需要充电的时候车直接推下来,电池放防爆柜里,踏实。

让居民踏实的,是成寿寺街道密切联系群众、勇于下“先手棋”的实践创新。

方庄南路18号院是回迁小区,空间紧凑,有2100余户居民,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000辆。“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小区利用边角地建设了充电柜、充电桩,能够提供500多个充电接口,还根据小区老人多的特点,在二维码充电的基础上推出了充电卡充电模式,解决了居民充电难,杜绝了上楼充电、飞线充电。”方南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白羽说。

充电难问题解决了,释放了居民购买电动自行车的需求,电动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如何解决?成寿寺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绪勇带队实地走访社区,面对面倾听居民诉求。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干了,才知道症结在哪儿!成寿寺街道平安办副科长刘印志告诉记者,街道“吹哨报到”,召集了丰台区房管局和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一同研判。消防条件不过关?在原有喷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强排烟系统;电池有安全隐患?加装“AI智能电动车电池入户管控系统”,将电动车、电池分区存放,电池单独存放在防爆柜;居民不买账?方南家园社区党总支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充分征集居民意见,制定了后续电动自行车库管理方案,引进第三方公司,24小时轮岗值守,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就这样,丰台区首个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电动自行车库在各方通力合作下诞生了。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李晗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