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绿色环保 >

深入群山 守护鸟儿回归蓝天

2023年09月08日 10:07:14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市民群众积极投身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首都文明办持续深入推进“V蓝北京”主题宣传活动,涌现出一批热心环保公益事业、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环保公益组织和个人。为发挥绿色生活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本报将陆续推出60个典型事迹。今天为您介绍的“绿色环保好市民”,分别是来自昌平区的杨杰、海淀区的张娜。

    脱下法官袍,换上迷彩服,背起望远镜,杨杰又出发去巡山了。2010年以来,杨杰每周都至少上山值守一次,记录观测鸟类数量种类,拆除盗猎者的捕兽夹和粘鸟网,协助森林公安机关打击非法盗猎……这样的保护行动,他一干就是十多年,共救助国家级濒危野生保护动物、珍稀野生保护动物、地方重点保护动物1000余只。

    杨杰日常是一名忙碌的法官,但他找到了工作和动物保护的平衡点。杨杰出生在坝上农村,从小就接触各种动物,长大后的他对鸟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次偶然的鸟类观测,他结识了“自然之友”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骨干成员张鹏,并加入“自然之友”猛禽迁徙监测小组。慢慢地,他了解到野生动物群体面临的巨大盗猎风险。为了保护这些小生命,杨杰学习如何拆鸟网、猎夹,还摸索着给这些动物实施救治。“在监测小组,我逐渐认识到,护鸟比观鸟更重要”。

    近年来,杨杰与盗猎分子斗智斗勇,最惊险的一次,是在山上巡逻时被直径40厘米的捕兽夹夹中脚踝。虽然经常受伤,但在救治野生动物的路上,杨杰从未退缩。

    近年来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民众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为了更好地宣传动物保护,杨杰打出了组合拳。在线下,他义务走进一些学校作自然讲座;在线上,他围绕盗猎违法行为展开一系列科普讲座,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杜绝鸟类盗猎行为必须发动公众的力量,尤其要做好年轻人的培训。”杨杰坦言。文/伍美仪

    供图/昌平区人民法院 杨杰

    推荐单位/昌平区文明办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