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绿色环保 >

种下环保梦想 “捡”出绿水青山

2023年08月28日 11:34:01

    绿色生活先进典型 事迹系列报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市民群众积极投身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首都文明办持续深入推进“V蓝北京”主题宣传活动,涌现出一批热心环保公益事业、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环保公益组织和个人。为发挥绿色生活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本报将陆续推出60个典型事迹。今天为您介绍的“绿色环保好市民”,分别是来自朝阳区的王红、海淀区的门华妍。

    在山上捡拾垃圾、宣传环保和森林防火知识……十公里的山路,门华妍攀爬过无数次,回忆一路“捡”来的经历,她的心中总是泛起阵阵涟漪。

    门华妍家住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路,6年前,她望着不远处的群山萌生出一个念头——创建一支山地徒步环保志愿队。说干就干,门华妍走访山林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了西山试验林场。2018年7月,“森林防火 护绿水青山”山地徒步环保项目启动,到现在志愿队有400余名成员,设有领队、宣讲员和环保员等岗位,开展活动20余次,形成了完善的环保行动流程。如今的成果,都是门华妍一点点“捡”出来的。

    “起初大家就是捡捡垃圾,一次上山途中,我们偶遇一位叫‘周家汉’的老人,他对活动特别感兴趣,提出要为大家讲讲环保知识,我们就这样‘捡’来了第一位宣讲员。”门华妍说。

    原来,周家汉是“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的一名老科学家,了解许多绿色环保和森林防火的知识。他的讲述生动有趣,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门华妍大受启发,当即在活动中增设宣讲环节,无论大人、孩子都可毛遂自荐成为“宣讲员”讲解环保知识。

    提到“如何扩大成员规模”时,门华妍笑着说:“还是我们‘捡’来的。”西山试验林场大多是家长带孩子游玩,孩子们看到志愿者捡拾垃圾的身影,纷纷表示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加入他们,队伍就此壮大起来。

    门华妍认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但如果在孩子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那绿色的海洋将会无限蔓延。一次活动中,门华妍提到“北马”比赛时参赛者会无意将用完的纸杯扔在赛场各处。人群中,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出乎门华妍意料的是,这个孩子竟然研究起了马拉松比赛专用垃圾箱,还参与比赛获得三等奖。“要相信种子真的能够发芽!”门华妍的环保之路始于一堂讲座,如今,她也用行动为孩子们种下他们的环保梦。

    文/满紫怡  供图/门华妍

    推荐单位/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