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绿色环保 >

青海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基本完成

2022年01月17日 11:26:33

2022年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4日在青海西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青海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基本完成。

青海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基本完成
    图为航拍祁连山国家公园。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 供图

   中新网西宁1月14日电 (记者 孙睿)2022年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14日在青海西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青海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基本完成。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产流地,为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地貌涵盖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被誉为“中国湿岛”。

   据介绍,青海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为中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先期启动的五个试点之一,试点项目实施范围为59975.46平方公里。其中“五个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示范区”为祁连县黑河流域为主的生态功能提升与旅游协调发展的示范;门源县水生态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刚察县沙柳河“水—鱼—鸟—草”共生生态系统构建的示范;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和高温热解处理装置建设的示范;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的先行示范。

目前,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了青海省天峻、祁连、刚察、海晏、门源、互助等6个县、19077.2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1061个红线斑块的红线校核及勘界工作,共埋设界桩942个、标识牌8个、布设县乡级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35个。

   在生态保护红线校核过程中,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参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初步成果、以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底图、结合实地调研、进一步与省级及地方规划等衔接,主要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影像存在差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破碎化明显、划定成果与其他用地间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形成更加科学、接近实际情况的生态保护红线。

   “青海省祁连山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正式定标所建立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系统,集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校核、勘界定标、基础信息调查等成果,形成了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架起了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环境监管的桥梁。”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为实现后期的红线监管、保护成效评估及绩效考核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左娜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