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建设理论 >

约三分之一人接受“以房换护理”模式

2020年07月08日 11:30:40
原标题:约三分之一人接受“以房换护理”模式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冉冉)今天是“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社科院人口所”)在宣传日前夕联合发布了《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在护理保障方面面临较大的缺口,应加强基本保险或商业保险的作用,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来减轻个人负担,满足老年人对专业护理服务的潜在需求。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报告》调研发现,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愿意接受“以房换护理”模式,以住房资产为基础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保险产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报告》基于23个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城市为调查框架,居住于当地主城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岁成年人两个人群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群像”、成年人对失能风险的认知偏差及护理规划意愿等问题。

  调查地区有4.8%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即ADL)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基本自理能力的衰弱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即IADL)的退化。依赖程度最严重——ADL和IADL均重度依赖的老年人占比达25.4%,即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照料。

  与此同时,不同失能状态的老年人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护理服务需求。对于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子女、亲属等非专业人员是主要的服务供给者,但服务中心随失能程度的加重逐渐朝专业机构转移。

  《报告》还发现66%受访成年人对自身失能风险持过于乐观的态度,低估了未来的护理需要。“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愿意接受‘以房换护理’模式,”报告调研发现,以住房资产为基础的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保险产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瑞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