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克剑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演进的今天,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经济疲软、环境污染、文化断层等诸多问题。当前,传统城市的功能空间已难以支撑当前城市的发展。因此,拓展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生活品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针对当前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对城市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进行复盘与重构,合理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使城市现有功能、设施得以优化和升级,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开发符合当下城市发展的新功能、新空间,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交通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便利的交通能够增加城市的可达性,为城市吸引外来资本、引进新技术、促进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提供有利条件,也能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通过科学铺设城市地铁网络,让纵横交错的地下轨道缩短区域距离,提升通勤效率,减少地上道路拥堵;通过科学开设城市轻轨、高架快速路等,串联起城市边缘与中心,为居民出行开辟新径,让物资运输更为顺畅。拓展城市交通功能,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让人们通达四方,还能吸引外部资源加速流入,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城市经济及产业功能多元发展,是城市进阶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汇聚科研人才,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盘活固有空间,提升区域营商环境,打造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通过拓展城市经济功能,促进多元产业相互交融,形成稳固且富有韧性的经济架构,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抗风险能力。
完善的社会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不断强化城市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学校、医院、养老院、文化场馆等公共空间,让更多百姓享受到身边和“家门口”的优质普惠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加强社区治理,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居民数据信息库,构建需求预测模型,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计划,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形成各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服务效率。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灵魂。通过保护与传承城市文化遗产,利用现代科技活化利用历史遗产,保留城市文化记忆,提升文化消费吸引力;通过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形式,传承民俗、传统技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打造文化品牌,厚植城市文化灵魂,拓展城市文化功能。
城市生态功能的拓展可扮靓城市容颜,增加百姓绿色福祉。通过进行城市生态修复并建设城市绿色空间,增加公园、绿地、湿地等生态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通过推广绿色建筑与技术,利用新能源、节能技术,减少城市碳排放,构建低碳城市,守护城市绿色根基。
拓展城市功能是适应当前城市发展及挑战的重要策略,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拓展,可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生活品质。当然,拓展城市功能还面临诸如土地资源紧张、资金投入不足、环境保护与发展制约等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政府谋篇布局,企业创新驱动,居民携手共建,合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成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家园。(作者王克剑: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
(编辑: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