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住建部拟用三年时间(2022—2024年)共同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打造成为省部共建的全国性示范项目和具有国际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标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重要窗口。
改造后的博鳌亚洲论坛中心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并强调“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现在关于零碳、双碳开了很多论坛,如果海南能把东屿岛打造成为零碳岛,这比开多少次论坛都要有说服力。”
海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住建部拟用三年时间(2022—2024年)共同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打造成为省部共建的全国性示范项目和具有国际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标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重要窗口。
示范区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占地面积1.78平方公里,涵盖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及酒店、东屿岛大酒店、新闻中心等主要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示范区创建是对20多年前的建筑进行改造,没有新建建筑,主要通过在建筑中采用节能储能技术实现降碳。项目总投资约8.39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4亿元、占比24.3%,社会投资6.35亿元、占比75.7%。经测算,可再生能源板块静态投资回收期在7.5年左右,后期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立足“热带海洋性气候”和“建成区绿色降碳更新改造”,通过集成应用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深度减排技术,新建林业碳汇等高质量碳抵消措施,综合利用管理、市场等手段,开展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在能效提升、能源种类、能源结构三方面,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用电自平衡。
博鳌近零示范区于2024年3月18日正式启动运行。作为国内首个获得德国能源署零碳运营区域认证的示范项目,耗时两年建设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名副其实,二氧化碳排放量从改造前的1.2万吨降到了每年约470吨,实现减碳96.2%,接近零碳。全年可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既能满足示范区每年约1700万度的用电需求,又可以将剩余接近一半的绿电进行上网。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联伟介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作为我国首个更新改造实现的区域近零碳项目,肩负着探索者的历史责任。海南省将不断总结提升“博鳌标准”,积极复制和推广“博鳌经验”,做到:
一注重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和区域格局。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严格控制规模和开发建设,主要采用屋顶光伏、光伏栏板、光伏玻璃采光顶等对东屿岛建成区既有建筑进行微改造,借助自然光能、风能,并应用节能储能设备及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节能降碳,没有大拆大建,没有增加新建筑,没有改变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区域格局,没有破坏自然环境,保持和展现田园风光特色。
二注重推进区域整体降碳。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不局限于某一单个建筑的零碳,而是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相结合的“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推动整体降碳,实现近零碳运行的目标。
三注重技术集成应用。在住建部指导下,邀请国内外零碳领域经验丰富的院士、专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创建方案、技术导则、总体设计、现场施工等方面把关指导;集成应用人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绿色交通系统、厨房电气化系统、AI智能中央空调、超级充电桩等一批世界先进技术,大幅减少耗电量,使示范区整体所需能源达到自给自足,同时降低了运行费用。
四注重制度集成创新。示范区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碳积分、零碳会议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形成整套的“规、建、管”运行流程和实施路径,在共建机制、工作方法、技术应用、理念创新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国标《零碳建筑技术标准》(送审稿)提供了实践案例。同时,在住建部指导下,对标对表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加强相关标准研究,印发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技术标准(试行)》,涉及建筑、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覆盖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评估等环节,为热带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了有效路径。
五注重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生态效益方面,除了利用光能、风能实现减碳目标外,还利用废旧建材建设循环花园;通过小型设备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光互补项目每年可为示范区供给300吨绿色果蔬。在经济效益方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完全采用绿电供应,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东屿岛大酒店在旅客人数上涨10%的情况下,用能成本下降近20%,实现了企业能投、敢投、愿投。在社会效益方面,示范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部省共同组织的专家评估会上,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认可,专家组一致认为达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示范区创建成果,获得了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认证”(国内首个);被纳入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获得全国综合智慧能源大会授予的优秀示范项目称号;获得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CEC颁发的“温室气体减排声明”;满足国标《零碳建筑技术标准》(送审稿)中“零碳区域、零碳建筑、低碳建筑”相关技术要求。在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与会国内外嘉宾对示范区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示范区是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又一创新例证,彰显中国绿色发展决心,为国际社会作出表率。与示范区相关的自主原创英文报道获300多家境外媒体转载,引发热烈反响。
下一步,海南将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不断完善提升示范区的运行成效,与住建部共同建设促进海南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与技术交流的国家级研究院、博鳌国际认证中心,多维度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指标,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博鳌标准”。同时,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示范项目,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体系,积极探索低碳城乡建设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在争取碳汇、碳减排国际话语权上作出海南贡献,扛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海南担当。
链接
部分建筑改造前后对比图
一、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及酒店建筑改造
改造前
改造后
该建筑是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具有会议、办公、酒店、餐饮、商业等多种性质。本次改造采用了屋顶光伏、光伏栏板、光伏玻璃采光顶等建筑光伏一体化形式,增设了节能储能设备和智慧化管理系统,可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并改善室内热舒适性。
二、新闻中心
改造前
改造后
该建筑是年会期间媒体工作者临时办公、演播和休息的主要场所。本次改造采用了屋顶光伏、与建筑遮阳结合的立面光伏以及广场光伏地砖等形式,并运用光储直柔技术构建先进的直流互济模式,实现了能源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达到了“零能耗”建筑水平。(贺俊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