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成果解锁非遗“破圈”密码

2024年11月04日 15:33:40

  近年来,记录中国人千百年来生活印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古老文化遗产展现勃勃生机。非遗火起来的背后,蕴藏哪些规律,带来何种启示?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近日推出系列研究成果——《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数字化·新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创新案例选》,解锁非遗“破圈”密码。

  研究认为,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播实践的覆盖面、纵深度不断拓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实践方向:一是兴建各级非遗馆,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二是促进非遗新媒体传播,聚力培育品牌传播项目;三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旅游业成为传播非遗的广阔平台;四是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非遗进校园”常态化。

  这两部著作的作者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说,新媒体成为非遗实践媒介化的核心渠道,现代传播对于非遗传承走向的影响力、对于传承人和从业者生计的作用力、对于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遗保护意义的认同度,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记者周玮)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建晖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