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展现青春之声

2024年09月19日 10:50:51

    2024年8月,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市教委联合创建的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受邀赴美参加首届“WOW!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演出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以乐会友、文明互鉴。

    6月23日成立,8月赴美演出,成立仅一个半月的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在世界舞台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一零一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近130位乐手,经过迅速磨合与精进,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坚定自信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

    中国传统曲目惊艳全场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对北京青年交响乐团的乐手来说,8月的赴美演出交流仍历历在目、鲜活如初。

    美国纽约时间8月4日下午,北京青年交响乐团乐手从位于卡内基音乐厅观众席后方的两条通道鱼贯入场,在观众击掌加油声中登上舞台。艺术总监吕嘉执棒,青年乐手们联袂琵琶演奏家吴蛮,以鲍元恺《炎黄风情》选段三首、赵季平《第二琵琶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E小调第五交响曲》实现了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光芒绽放。

    虽然成团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但北京青年交响乐团表现出了非常高的默契度和专业精神。尤其是当乐团奏响了赵季平《第二琵琶协奏曲》时,全场屏息聆听,完全沉浸在中国作品的独特韵味中。“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非常专注。”回忆起演出的情景,年仅14岁的乐团小提琴演奏员崔炳璇说,“演出完,来自南非的一位乐手还跟我说,中国的音乐简直太美了。”

    崔炳璇的同伴、乐团首席苏圻有更多出国演出经验。对于中国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他感触更深:“相比于西方音乐的精雕细刻,中国作品的音乐形象更加意蕴深远,对西方观众来说是非常不一样的审美,冲击挺大的。通过中国作品,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乐手们年龄不大,基本在14岁到24岁,但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加上积极的激励,短时间内就建立起了默契。”乐团艺术总监吕嘉对北京青年交响乐团的乐手们赞不绝口,“他们以卓越水准展现出了中国年轻人对音乐、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在举世瞩目的音乐殿堂自信表演,会影响他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参加“五洲青年大合奏”

    首届“WOW!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汇集了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的700多名青年乐手。在7场精彩的音乐会演出之外,卡内基音乐厅还精心策划了包括“祈愿我们的世界”“奥林匹克音乐大炫技”“开放舞台”等一系列丰富的交流活动,并在8月5日迎来高光时刻——700余位乐手齐聚贾维茨会议中心,在著名指挥家古斯塔沃·杜达梅尔的执棒下,进行了“五洲青年大合奏”活动。

    杜达梅尔在排练中对年轻音乐家们卓越的技巧和敏锐的反应表达了赞叹,来自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乐手们相互交融,不同种族、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青年共同奏响了最为和谐恢弘的乐曲。这样的场景不但令人激动,更令人感动。

    “我们的座位都是安排好的,虽然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乐手,但大家完全没有陌生感,一见面就很自如地交谈起来。”崔炳璇说,“原以为700多人的大乐团演奏出来肯定会非常乱,但实际效果却是想象不到的好。”

    “杜达梅尔是世界顶级指挥家,能接触到这样水准的指挥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在苏圻看来,跟杜达梅尔一起排练收获非常大,“我们能够非常近距离去了解顶级指挥是如何调动每一个声部的热情,来演绎他心目中的音乐。”

    收获跨越国界的情谊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当中美两国青年演奏者合奏的《我和你》响起时,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受邀赴美参加首届“WOW!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演出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圆满收官,隽永宁静的中国声音再一次打动了全场。

    对北京青年交响乐团的成员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开拓眼界的音乐活动,更让他们通过音乐这一世界性的语言,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交融,收获了跨越文化的情谊。“探戈、爵士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呈现,让我们对音乐有了更丰富的理解。”苏圻说,这次活动,让他见识了各国青年乐手们如何从青年视角出发去诠释自己民族的文化。

    “音乐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非常重要。尽管国家、语言、种族、历史背景都有所不同,但音乐是共通的,它是情感交流最好的媒介。”吕嘉表示,“北京青年交响乐团体现了中国全民美育教育的水准,它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文/本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Chris Lee

    本版统筹/李洋  满羿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梁海波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