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

城市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之窗 > 城市文化 >

网红医生“伪科普”,平台不能“听不见”

2024年09月04日 10:31:49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科普走红,越来越多的医生走进镜头传播知识,帮助公众提升对身体健康的科学认识。不过,随着MCN机构进场,一些博取流量的科普乱象出现,编造剧情、直播带货、认证不符、导流暗广、跨专业科普、擦边软色情……尽管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多次出台规范,平台监管日渐加强,但涉医的“伪科普”依然在互联网涌动。(9月1日 新黄河客户端)

  现如今,网络成了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民众的医疗知识匮乏,医生理应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短视频平台又恰好为医生科普提供了舞台。公众渴望从医生博主的视频中获取医疗、健康知识,所以,我们乐见医生在短视频平台科普。

  然而,随着MCN机构进场,医生科普越来越功利化,一些医生“嘴上是科普,背后是生意”,一心钻到钱眼里。也是因此,医生科普的乱象愈发明显,乱象丛生:认证不符、导流暗广、批量编造、违规带货、跨专业科普、编造剧情、擦边软色情等等。这哪里是科普?分明成了“伪科普”。

  这些“伪科普”,平台并非看不到、管不了,不能“听不见”。涉医“伪科普”的危害不容小觑。网络平台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监管者,应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手段打击涉医科普擦边行为,认真审核医生博主身份及工作单位,勤于审查短视频或直播是否违规,并提高违规处罚力度,还网络平台以清朗的空间。(黄齐超)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张瑞
关闭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