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呼声强烈,但“两费”依然故我。京津冀取消长途漫游费,究竟是技术有难度,还是利益在作怪?
北京市消协法律与投诉事务部主任郎丹柯说,电信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取消“两费”从技术上可以实现。以漫游为例,两地电信运营商完成手机用户的数据信息交换,用户即可实现漫游。漫游成本是一次性的,而且传输的数据量很小,对于同一个运营企业之间的长途和漫游费用实际是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是人为设置的“技术障碍”。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础运营商研究部门技术人员说,从技术角度来看,取消或将不同行政区划的用户归并在本地用户下并非难事。
电信领域专家项立刚介绍,“漫游费”“长途费”诞生于电信业务发展初期,需要将通信需求跨局、跨地、跨时段转接时产生的。当前通信交换成本已大幅度下降,三地若取消漫游等资费,只需一些技术改造成本,如改造计费系统等,花费较小。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不过这其中涉及了三地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用户、资费等错综复杂的多重利益考量。在三地行政区划及三地运营商分公司相互分割的前提下,推进这个融合进程肯定会比较困难。项立刚则表示,受经济效益驱动,三家运营商取消两费的动力显然不足。
实际上,取消“两费”也早已有先例。
力争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率先启动资费统一,早在1999年,湖南联通就将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电话资费统一,取消了“两费”;2009年,湖南移动也在三地取消两费。2012年,广州、佛山、肇庆三地通信一体化正式启动,以“资费叠加包”、取消长途费和漫游费为主。山西的太原、晋中,陕西的西安、咸阳,河南的郑州、开封等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两费,实现通信一体化。
当前,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取消长途费、漫游费到了“破冰”的时候了。通信服务的一体化本来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连通信这样的基本服务都壁垒重重,又谈何区域协同发展?
取消长途、漫游费也是通信行业的大势所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业务所占收入比重日益降低,流量经营正在成为运营商争夺市场的新高地。三大运营商的3G业务已经取消了“两费”,来势汹汹的虚拟运营商也宣称不收“两费”。如果运营商不主动革新业务、为用户送上实惠,迟早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京津冀一体化,可以先从信息通讯的一体化入手,切实为工作居住在三地的人群提供实惠,促进人员、技术、信息、资本等流动。运营商应切实打破部门之间的利益束缚,着眼于长远,降下资费为用户带来切实的实惠,以实际行动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作者:辛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