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PC

2024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之环境可持续性分析

2025-04-01 14:59

在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指数的综合评估体系中,滁州、衡阳、中山、赣州、茂名、德州、江门凭借其在环境治理、 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位居环境可持续性指数分析表的前七位,成为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典范。

其中,衡阳、中山、赣州、茂名以及德州的得分分别为1.6444、1.5962、1.4382、1.3944和1.3430,展现出 了相近的发展水平。城市之间微小的得分差距,充分表明这些城市在环境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上齐头并进,均采取了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无论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还是在城市绿化、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使得它们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彼此之间难分伯仲。 

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次评估中,多达60座城市在环境可持续性这一大类的分数高于平均水平。这一数据背后, 是各个城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政策、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无论是一 线城市的科技赋能环保举措,还是中小城市的传统环保模式创新,都体现出了各城市对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和不懈 努力,共同为打造美丽中国贡献着力量。

然而,在排名的另一端,鄂尔多斯、乌鲁木齐和包头的情况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鄂尔多斯的得分 为-2.2576、乌鲁木齐为-2.9261、包头为-3.4336,与其他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较大的分差直观地反映出这 三个城市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严峻形势,意味着它们在城市环境建设的进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 距,亟需加强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规划与实施。

进一步观察发现,在环境可持续性指数分析表中处于前列的城市,多数为三线城市。尽管这些城市在经济总量、 产业规模等方面可能不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但它们却在环境可持续性领域树立了榜样。这一现象深刻地揭示 了一个道理:城市发展并非只有经济增长这条单一赛道,在追求经济繁荣的同时,更应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的平衡。经济发达城市在享受高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应反思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不足,汲取三线城市的成功经验, 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网


责任编辑:张瑞

分享到

热门关注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