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 10:30
2022年海南省装配式建筑面积2860万平方米,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超过60%;2023年海南省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的项目建筑面积占比超过70%;截至2024年度前三季度占比已超过75%。
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关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不仅将其作为海南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还将其作为海南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工作之一,2020年将装配式建筑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的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即国家热带雨林公园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全面禁塑和发展装配式建筑)加以推进。
在海南省建筑业技术、人才和能力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在装配式建筑几乎零基础的条件下,海南省确定采用装配式建造的项目面积2018、2019、2020、2021年分别为82、435、1100、2280万平方米,连续四年以逐年翻番的态势快速发展。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海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通过立法强化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将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要求,如推广装配式内装修、推动装配式建造技术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向市政基础设施拓展应用,统筹全省装配式建筑产能布局等,纳入海南省《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中,要求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当优先采用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
2022年海南省装配式建筑面积2860万平方米,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超过60%;2023年海南省明确采用装配式建造的项目建筑面积占比超过70%;截至2024年度前三季度占比已超过75%。
目标导向 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2017年全国唯一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印发的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到2022年,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确立了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高的目标要求。
成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加强装配式建筑推广与应用。2018年海南省建立了由省住建厅牵头的包括省发改委、资规厅等部门在内的省级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市县政府此后也相继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装配式建筑推广与应用。
2022年5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海南省装配式建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22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60%;到2025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比要大于80%。
2018年至今海南省分别印发了《海南省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18—2022)》《海南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海南省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强规划引领,指导市县和各有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共同促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2025年发展目标。出台了《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实施主要环节管理规定》《关于推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用与发展相关事项的通知》以及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导则、装配率计算规则、示范管理办法、专家管理办法、责任考核办法、生产厂家手册等相关配套政策、标准文件,夯实发展基础。2021年海南省住建厅联合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2年起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除符合相应条件的项目可不以装配式方式建造外,其他所有依法需要办理工程建设手续的项目均应采取装配式方式建造。
海南省政府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配套政策、标准体系、产能布局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架构,使得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工作由住建部门“唱独角戏”,逐步形成了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合唱”格局。同时,大学、设计研发、施工、生产以及建设开发机构、企业等社会有关各方的参与意识和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2023年8月22日,海南定安县新竹镇华润智筑科技(定安)装配式示范产业基地工人在摆放钢筋。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多措并举 凝聚部门合力
因地制宜编制地方标准和计价依据体系。针对海南高温、高湿、高腐蚀的自然环境,以及高地震设防烈度、强台风等地质气候特点,近年来海南省先后制定印发了《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海南省装配式安居房标准设计图集》《海南省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标准》《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技术标准》《海南省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技术标准》《海南省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管理标准》《2023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综合定额》等系列标准规范及计价依据,为推进装配式建筑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开展适宜海南省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设计、生产和施工标准化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并形成了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和研究报告。发布装配式建筑设计常见问题解答要点、海南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案例集等。
加强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监管。2024年海南省住建厅修订出台《海南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监督要点(2024版)》,组织全省质量监督员进行宣贯培训,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帮扶指导,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水平和监管能力,强化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力量。
建立全省考核工作机制。出台《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建立省级抓总,市县统筹的考核机制,对全省各市县年度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进行及时通报。针对省政府部署的专项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共同进行督导。
推进临高金牌港装配式产业园建设,完善产能布局。2021年以来金牌港开发区已进驻(签约)新型建筑产业项目29家,以装配式建筑产业为主,其中已有10个生产基地已投产,目前PC(混凝土)构件和PS(钢结构)构件是金牌港装配式建筑的强链产品,其中,金牌港PC构件设计年产能全省占比超过25%;PS构件设计年产能全省占比超过50%。
当前临高金牌港建筑产业园正在按照“绿色、低碳、循环、智慧”理念,着力推进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为重点方向的园区建设和发展,推动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等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省已投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构件生产基地约33家(含临高金牌港),其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基地25家,设计年产能约291万立方米/年;钢构件生产基地8家,设计年产能约60.5万吨/年。
试点示范 推进项目稳健实施
2017年,在住建部的关心支持下,海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18年《海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管理办法》印发以来,海南省先后5次组织开展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评审,累计评审出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8家、示范项目13个。
2020年底,海南省组织有关专家对示范项目(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及时掌握项目(基地)建设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完善。此外,积极组织观摩交流活动,近两年海南省在海口、三亚、东方、临高、儋州、陵水等市县相继举办了共9次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现场观摩会。2023年海南省住建厅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的通知》并修订了示范管理办法,评选出了一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引导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稳步发展。
人才培养 强化能力建设
2018年、2020年、2022年由海南省委组织部牵头举办三期领导干部装配式建筑专题培训班;针对从业人员,每年举办相关装配式建筑政策和技术标准业务培训班;指导成立海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多次组织省内有关科研院校、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企业到北上广等省市交流学习;积极引进国内装配式建筑方面综合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专业机构,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上海建工海南区域总部、热带建筑科学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相继在海南省落户。
引导海南省内相关高校结合实际增设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优化调整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目前海南省有4所本科高校、1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课程。
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各类培训主体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2020年12月,海南省人社厅印发了《海南省部分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参考目录(2020年版)》,将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纳入目录,引导建筑类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向装配式建筑等新业态方向发展。
保障专业人才建设。推动建设临高金牌港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训基地,不断加强产教联动,培训产业领军人才,目前已完成装配式产业工人5大工种12个岗位培训教材编制工作,第一期学员顺利开课。此外,住建厅配合省人社厅举办了第二届海南自贸港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技能竞赛,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育。通过探索装配式建筑方面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围绕装配式建筑发展需求,海南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进,层层压实责任,海南省住建厅紧盯项目建设,行业部门、项目单位齐抓共管的有效格局,齐心协力确保海南装配式建筑稳健实施,按下海南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快进键”。
来源:海南省住建厅科技处
责任编辑: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