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最优化方法的沈阳地铁双休日运营行车组织优化研究
    作者:张澎,周彦君
    摘要:通过研究沈阳地铁一号线客流数据来分析双休日客流特征,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跟时间有关的进站出站客流函数, 由此建立以地铁平均满载率为目标的最优化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将客流数据导入程序,得到高峰、平峰以及低峰阶段的平均满载率及发车列次,然后在每个小时发车间隔相同的情况下,得到每个阶段最佳的发车间隔从而达到优化各时段行车间隔的目的。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
    作者:苏毅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车辆基地资源的共享研究是目前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在网络化运营逐渐成熟的条件下车辆基地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可以在保障整个线网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实现多种类型设施设备和物资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推动了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得到了多种先进技术支持,为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提供了适宜条件,有利于地铁车辆维修保养和运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进行了分析,望能够为后续相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 道路与地铁共线段地铁保护设计方案比选
    作者:马辉
    摘要:新建道路与已盾构完成的地铁隧道共线,若地铁结构埋深较浅,为避免道路进行软基处理及路基填筑对其造成影响,软土路段内的盾构保护区需进行特殊处理。通过槎神大道(鸦岗大道-凤凰大道)市政工程与地铁共线段地铁保护软基处理设计方案比选,为类似市政道路和地铁隧道共线情况提供参考方案。

  •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侯彦军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层建筑所涉及的系统和设计方法。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种重力和横向系统及其在高层建筑中的行为。这些研究将通过结构研究和参数研究进一步探讨三个些横向系统。1)混凝土核心结构2)悬臂梁结构和3)斜交网格结构。通过对于每个系统,通过多次迭代改变某些参数,观察差异并从中得出结论。

  • 基于生命线的门式钢架结构屋面构件安装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张强
    摘要:基于生命线的门式钢架结构屋面构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件。在其安装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生命线的门式钢架结构屋面构件的安装安全管理,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了门式钢架结构屋面构件的特点和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然后分析了安全管理在减少安全风险方面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基于生命线的门式钢架结构屋面构件的安装安全管理策略,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保证安全。

  • 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吊装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张佩先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安装工艺,以某工程为例探讨了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吊装施工方案,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吊装施工质量。根据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吊装施工需求,合理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最终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从而促进大跨度钢结构厂房吊装施工效率的提升,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缝隙与空隙的控制研究
    作者:徐惠娟
    摘要:混凝土结构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缝隙和空隙的形成常常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密实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其性能和寿命。基于此,本文从材料、施工工艺、环境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缝隙和空隙产生的有效方法。在检测和评估方面,应该选择合适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的维修和养护方案。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缝隙和空隙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以期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参考,也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试论3S技术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李绍平
    摘要:水资源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我国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突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控制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3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工程领域的应用,对提高水文、水资源建设的质量、效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新型基础测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探析
    作者:汪达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普及,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例如云计算、智能网联等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它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是一种以灵活、有效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具有环保、节约能源等优点的城市。

  • 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
    作者:张笑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城镇建设和居住安全,因此准确把握城市地下空间地质情况对城市建设发展尤为重要。鉴于深度、复杂性和特殊性,传统的勘查方式只能满足单一需求,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把控捉襟见肘。因此,利用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综合性数据,开展片区地质体的三维地质建模,客观准确反映城市地下空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成为当前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常用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详细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并对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以期为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借鉴和参考。

  • 1... << 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 >> 1823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