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平差的快速精度评定方法
    作者:范思思,简捷
    摘要:推导了基于坐标变换的快速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在长半轴E和短半轴F、纵坐标X和横坐标Y、边长的纵向和横向等方向上的算法,丰富了相对点位精度指标的成套输出,使得数据处理成果中的精度评定指标更加完整全面,适应了各类工程测量对精度评定的需求。

  •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
    作者:张健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高支模施工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项技术上,一套完善的体系非常关键,因为它对于施工安全不仅 有保护作用,对建筑的质量控制也十分重要。所以说在高支模施工时,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还要保证质量的过关, 在这两种要求下,能够让高支模施工有序进行,才能将高支模施工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但是如何在高支模施工时,让技术 人员明白其施工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前提,起着关键性作用。

  • 城市区域多岩土勘察工程的信息综合提取与多系统耦合建模与分析
    作者:岳玉梅
    摘要:基于对岩土勘察工程数据中钻孔数据、土层数据、工程信息数据的数据模型的研究,设计了城市区域岩土工程与多系统耦合建模的数据模型,实现了沈阳市多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的剖线自由绘制、理正岩土工程勘察软件的扩展应用和大区域地质体三维建模的多系统耦合。在符合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下,提出制定标准化土层数据,建立基础岩土工程的属性数据库,并在此的基础上建成了沈阳市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查询、浏览、更新、分析。

  •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作者:董梁
    摘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了我国最为基本的国情,是我国的一项全面的国土调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得我国国土范围内各种类型土地的信息,为提升及改进我国的国土资源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经济水平进一步的提升,了解土地的利用现状以及土地资源的变化,方便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在这一过程当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经济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多的支持,同样也可以帮助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顺利的进行,其中以“3S”、“互联网+”技术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 城建 光伏发电系统在建筑供配电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陶然,李璐
    摘要:进入绿色能源供电新时代能源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是一个时代与社会科技进步的必然表现,也是一个发展必然趋势。现阶段看来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研发作为发电用的新能源,从而为我国智能都市的长期建设提供重要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许多自身能量的损耗。这对传统能源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应进一步做出相应的创新与对策,合理开发和运用新能源。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析
    作者:李璐,任志金
    摘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电力发展越来越迅速。由起初的几个设点推广到如今几十米一个点,电网的扩张也逐步增大,新兴企业如春笋般涌出,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可见,电力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因而如何保障电力系统就成了当下社会思考的问题。本文便是就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做出几点思考,联系电力系统进行探究分析。

  • 试论工业建筑钢结构设计中轻钢和重钢的差异
    作者:沈夕渊
    摘要:建筑事业不断发展,而建筑行业当中使用钢结构作为建筑主材的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工业厂房使用钢结构已经成为趋势。钢结构有轻钢、重钢的区分,在工业建筑当中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并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区分,比如轻钢结构并不是指质量比较轻的钢材。从实际意义上来讲,不能以轻重作为主要划分依据。而且当前的规范中,轻重型钢并没有实际的标准,而是通过单位重量或起吊重量等区分轻钢与重钢结构。

  • 房屋建筑土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李爱华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水平和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房屋建筑的规模也持续扩大,国家和社会对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是房屋建筑管理工作的重要关节,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导致管理工作的疏忽,会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分析常用的土建施工技术方法,并针对当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旨在对于房租建筑土建施工提供经验和帮助。

  • 人工智能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及应用
    作者:管兵
    摘要: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压力日益增大,每天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回到家中也面临着家务工作的劳累,因此,人们对于智能化室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倾向于解脱双手,不需要掏出钥匙就可以打开门、打开灯光、自动扫地等,这些可以使得人们在劳累的生活中解脱,减少了居家生活中的疲惫感,人们也需要通过技术的革新和创新性工作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和现状。将人工智能记住融入到现代室内房屋设计过程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也就使得人们生活消耗的精力得到了缩减,为人们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环境。

  • 沈阳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计算分析
    作者:齐先博 张锐
    摘要:以沈阳某办公楼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用DeST负荷计算软件建立了该办公建筑的模型并进行负荷计算,对负荷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的冷负荷、稳态计算法计算的热负荷进行了对比,实现负荷设计的预测和冷热源选型的参照,并达到优化建筑节能运行的目的。

  • 1... << 1222122312241225122612271228122912301231 >> 1807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出证字第 1622 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69号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257595   投诉举报邮箱:qzlx@zgcsjs.org.cn
    Top